全运会|霍启刚料经济效益胜筹办成本 冀当局把握机会推体育旅游
粤港澳全运会开锣尚余一个月,香港将于6个场地举办8个竞赛项目。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立法会议员霍启刚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有不少城市都有意申办全运会,香港取得筹办权非常难得,可展示本地城市面貌,吸引内地及国际旅客,并借着周边产品的活动套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建议当局借鉴协办全运会的经验,有助未来推动体育旅游。
全运会|霍启刚:首突破办跨境赛事 冀续用协商机制打造体育湾区
全运会受国际注视 助展示粤港澳大湾区软实力、硬实力
霍启刚认为,全运会不止是“体育比赛”,其意义在于让大众更了解大湾区,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软实力及硬实力。另外,是次赛事亦受不少国际友人注目,他提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Kirsty Coventry)将在11月全运会期间访华,虽然未知道奥委会会否顺道来港,“但如果他亲眼看到香港设施、城市面貌及运动气氛,然后从他们的口中说(来港体验)出来,那很不得了,比起我说十句、一百句更好”。
他表示,全运会可将香港城市面貌展示给全国人民,相当于免费的“城市广告”。他举例即将在维港举行的铁人三项赛事,观众关注赛事的同时,可欣赏维港两岸的风景,“内地的同胞看到原来香港这么漂亮,香港有那么多好的景点,维港原来这么漂亮,或能吸引旅客”,是无形的经济效益。
霍启刚:港府财赤是现实 料协办全运会收经济效益高于成本
被问政府财赤,举办全运会是否吃力?霍说,“财赤是现实”,但相信政府可负担承办全运会的支出,同时看好全运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他表示,现时全球资源紧绌,不少大型赛事都由多个城市或国家一起合办,分摊资源支出。全运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且香港举办赛事的9个场馆皆为现成,相信筹办全运会的经济效益将高于成本。
霍启刚亦指出,现时盛事经济开始有成效,启德体育园开幕后,举办的活动吸引了不少旅客,尤其是内地游客。他提及,榄球及足球赛事现时在香港都“卖爆飞”,榄球有五成观众都是外地旅客,证明香港体育旅游有其吸引之处。他认为是次全运会,可以成为日后推动不同体育旅游的契机,例如香港未来两年举办的世界单车锦标赛,“总会是否可以想多些有关旅游方面的配套?多些在内地平台售票?”
倡业界联乘推“一条龙”餐饮旅游套票 推动体育旅游
他还建议,业界可提供“一条龙”式的旅游套票,认为相关产品将是大势所趋,可涵盖饮食、住宿及门票等,拉高每个人的消费力。“香港以往比较少做,但我觉得未来应该探讨有关方面”,他指出以前文化体育类别的事务由民政局管理,旅游则由商经局负责,现时则全部统一为文体旅局处理,可以更有系统地与业界协商旅游套票的措施。
政府提倡岛屿游及无处不旅行,除了提供酒店优惠、餐饮套票外,他亦建议旅发局“做多一步”,有系统地统计全运会的旅客种类及人数,在启德体育园或不同地方贴出景点介绍及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