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缺氧亡死因|清单列明开启气阀指引 医生叹同事未明重要性

撰文: 陈晓欣
出版:更新:

七旬翁入明爱医院等候眼科手术前腹痛,转往深切治疗部期间其氧气瓶未开气阀,老翁最终身亡,其死因研讯今(22日)续。副顾问医生指,涉事氧气瓶自2019年起沿用,院方曾讲解使用氧气瓶方法,亦有关于危殆病人的检查清单列明需要完全开启气阀,他有感有同事始终并非好明白清单的重要性,希望他们改善心态。深切治疗部护士则称,她发现事主被送抵病房时发现氧气瓶没开气阀,事主出现心室颤动,最终抢救无效。

死者陈全福(终年79岁,下称:事主),他在2023年11月27日入住明爱医院等候接受白内障手术,翌日不治。医管局及明爱医院并列有利害关系方,事主两名女儿列席研讯。

明爱医院副顾问医生杨业勤称,有时气瓶的余气会发出声响,但要有持续的喷气声,才代表有氧气供出。他又称指引有列明气阀须完全打开,但觉同事未必明白重要性。(陈晓欣摄)
氧气樽有两张提示卡,指示如何处理开关。(资料图片)
医院一般用以供氧给病人的气樽。(资料图片)
死者陈全福的两名女儿,亦有列席聆讯。(陈晓欣摄)

清单有列明气阀须全开

副顾问医生杨业勤作供,他亦兼任质素及安全部门代理主任,他指院方事发前有运送危殆病人的检查清单,列明要确保气阀须完全开启。他有感有些员工始终不太明白清单的重要性,希望员工改善心态。

持续喷气声才代表有氧气供出

昨有护士供称,调校氧气度数时听到持续喷气声,她认知为有氧气喷出。杨说,氧气瓶有机会在调校了度数但未开气阀情况下有“嘻嘻”声的喷气声,惟这些残存的喷气声只会持续1,2秒,有持续喷气声才代表有氧气供出。

现时指引要由同一人负责

至于操作氧气瓶的步骤,杨表示开气阀、校度数和驳喉管的次序不大影响,最重要是做足3个步骤。如要确保有氧气供出,可用手放在喉管口感受是否有氧气喷出和聆听是否有喷气声。杨指,现时指引要求由同一人负责操作氧气瓶,避免沟通失误:“你以为我做咗,我又以为你做咗。”

事发后助理不准操作氧气瓶

退休病人服务助理郑素娥供称,她当日与陈少媚护士和谭宇平医生搭电梯送事主去5楼的深切治疗部(ICU),没接触过事主的氧气瓶。乘电梯期间,郑听到谭医生说病人情况转差,着陈姑娘加大氧气。约1分钟后,事主被送抵ICU病房,郑听到有ICU护士说:“氧气樽个掣未开。”旋即安排事主“过床”。郑说,事发时院方没明确指示服务助理可否操作氧气瓶,不过任职日子久了,便会懂得使用。事发后,院方要求助理只可搬运氧气瓶,不可操作。

含氧量下降始知未开气阀

ICU护士孙慧婷供称,她当日早上获主管护士告知将接收事主到病房,因事主正使用氧气瓶,有机会需要使用呼吸机,她遂先检查呼吸机状况。在事主送抵病房后,孙将事主身上的监察仪器和氧气瓶搬到新病床,惟她见到事主的血含氧量仅约百分之70,供氧度数显示为9度,她检查氧气瓶发现原来没开气阀。

事主心跳跌至每分钟40最终返魂乏术

孙称她立即打开气阀,并“过床”将墙身氧气喉驳给事主,事主当时心跳缓慢,只有40多下,出现心室颤动,需要电击抢救,惟事主之后没有心跳脉搏,返魂乏术。

案件编号:CCDI-989/2023(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