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首宗本地个案住凤德邨 病征及预防法一文看清
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基孔肯雅热疫情可能全球爆发,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今(2日)公布本港录得首宗本地个案,患者住钻石山凤德邨。截至昨日(25日),本港今年累计录得46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全部属输入个案。当中一名年长患者并发多个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病况轻微。
基孔肯雅热怎样感染?有甚么病征?怎样预防?一文看清卫生署资料。
基孔肯雅热|病原体
.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是一种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病征
.发烧
.严重关节痛
.其他常见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倦和出现红疹
.一般持续数天,但有些患者的关节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由基孔肯雅热所引致的严重症状及死亡十分罕见
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
.主要透过带有基孔肯雅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当基孔肯雅热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后,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机会将病毒传播
.香港并未有发现传播基孔肯雅热的埃及伊蚊,但同样可传播基孔肯雅热的白纹伊蚊却属于本港常见的蚊品种。这些蚊子主要在白天叮咬人,而叮咬的高峰期在清早和傍晚
.在罕有情况下,基孔肯雅病毒也可在婴儿出生时由母体传给新生婴儿。
基孔肯雅热|治理方法
.目前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基孔肯雅热,治疗方法主要是纾缓症状,包括使用退烧药、止痛药和补充体液
基孔肯雅热|预防方法
.目前没有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疫苗在本港获注册。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以及防止蚊子繁殖
基孔肯雅热|防蚊措施一览
为防蚊传疾病,市民应继续采取下列防蚊措施:
彻底检查集水沟气隔、屋顶雨水槽、明渠及排水渠,避免淤塞;
每星期至少一次以碱性清洁剂擦洗沟渠和排水明渠,以除去可能积聚的蚊卵;
汽水罐、空樽及空盒等垃圾应妥善弃置在有盖的垃圾桶内;
栽种花卉的水应每星期最少彻底更换一次,尽量避免使用垫碟;
在雨季前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填平;
避免在丛林逗留;及
户外活动期间,做好个人保护措施,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
含避蚊胺的昆虫驱避剂可有效防蚊,市民应注意以下事项:
先仔细阅读标签说明;
在进入可能被蚊叮的范围前使用;
涂在外露皮肤及衣服;
孕妇使用避蚊胺的浓度上限是30%,儿童则为10%*;
先涂防晒霜,再涂昆虫驱避剂;及
遵照标签说明,只于有需要时重复使用。
*如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机会被蚊叮咬,两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避蚊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