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82岁婆婆居凤德邨 曾屋苑晨运、街市买菜、接孙上学

撰文: 赖卓盈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6日)下午公布,本港录得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涉及一名住在钻石山凤德邨的82岁婆婆。中心总监徐乐坚指,她平时的主要活动范围为凤德邨一带,包括在屋苑内晨运、到临近街市和商场买菜,以及接送孙儿上学,预计她在屋苑内受感染。

徐乐坚指,病人家居的环境良好,未发现有积水,但其活动的公园内有积水及垃圾堆积。他预计,凤德邨附近20栋大楼的居民均有感染风险,涉及约8000住户。

今日下午,有人员已在凤德邨附近的龙蟠苑喷洒灭蚊喷雾。(梁鹏威摄)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对面的龙蟠苑即有人员喷灭蚊烟雾。(梁鹏威摄)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屋苑对面的龙蟠苑即有人员喷灭蚊烟雾。(梁鹏威摄)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中)表示,确诊的82岁婆婆主要在其居住屋苑范围内活动,故相信其感染源头在屋苑内。(梁鹏威摄)
徐乐坚指,首宗本地个案居住在凤德邨,自8月底后便没离开香港。她平时会在凤德邨附近晨运、到临近街市和商场买菜,以及接送孙儿上学。(梁鹏威摄)

患者10月中关节痛及红肿 对上一次外游8月底

徐乐坚指,该名患者在10月18日出现关节痛及红肿,22日蔓延至手部等,曾向私家医生求诊,到23日关节痛持续到广华医院急症室求医,并获安排入院接受治疗。她的血液样本对基孔肯雅病毒呈阳性反应。徐乐坚指,个案发病时的病毒载量高,证明有急性感染,现时情况稳定。

调查发现,她对上一次外游是8月底,距今个半月,故属本地个案,亦是本港首宗本地个案。根据调查,该名患者主要在凤德邨一带活动,包括在屋苑内晨运、在临近街市和商场购物,以及接送小朋友上学,相信感染源头在屋苑内。徐乐坚指,病人家居的环境良好,未发现有积水,但其活动的公园内有积水及垃圾堆积。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附近半径200米共有20幢大厦、8,000户居民有被蚊传染风险。(梁鹏威摄)
今日下午,有人员已在凤德邨附近的龙蟠苑喷洒灭蚊喷雾。(梁鹏威摄)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屋苑对面的龙蟠苑即有人员喷灭蚊烟雾。(梁鹏威摄)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患者居于钻石山凤德邨,屋苑对面的龙蟠苑即有人员喷灭蚊烟雾。(梁鹏威摄)

附近8000户有感染风险

此外,徐乐坚指,明日会与食环署人员到其小朋友所属学校,巡查学校内是否有有风险地方,并提醒学校如何减少学童被叮咬的机会。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则表示,区内有三间学校,包括礼贤会恩慈学校、圣文德天主教小学、神召会德萃书院(小学部),中心会联络学校,了解有否学生出现病征。

徐乐坚指,预计凤德邨附近20栋大楼的居民均有感染风险,涉及约8000住户。政府会加强灭蚊工作,并找查在该屋苑、仍未出现病征的个案。

卫生署10月26日公布出现首宗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食物环境卫生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霍明茵(中)表示,署方今早已派员到凤德邨的公众地方,邨内的草丛、树林等施放灭蚊喷雾。(梁鹏威摄)

食环署防治虫鼠主任霍明茵则表示,凤德邨九月、十月的诱蚊器指数都低于10,属偏低水平,代表蚊患分布不广泛。但当局会持续加强防蚊、灭蚊工作,包括在输入个案及本地个案到过的地方加装诱蚊器作额外监察。今日下午,有人员已在凤德邨附近的龙蟠苑喷洒灭蚊喷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