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委会秘书处隶属卫署 30人编制年均接逾千投诉 每年开支三千万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一对内地夫妇2009年来港产子,儿子出生3日后癫痫,因脑膜炎致脑瘫及四肢残障。二人翌年向医委会投诉涉事医生,惟拖延15年今日才展开研讯,研讯小组基于医委会秘书处未能解释案件拖延的原因,最终决定终止研讯。

事件引来社会对秘书处运作效率的关注。医委会是专业自主机构,为法定组织,不过,秘书处则隶属政府卫生署。翻查资料,现有30个公务员编制,实际人数仅为二十多人,惟平均每年要处理超过1,700宗申诉。而据政府文件,2015/16年度医委会秘书处总经常开支为2,300万元,政府后来不止一次批出额外拨款用于加强人手支援,估计秘书处每年总开支超过3,000万元。

《香港01》向卫生署、医委会秘书处本询就事件的回应,正候回复。

一对内地夫妇2009年来港产子,儿子出生3日后癫痫,因脑膜炎致脑瘫及四肢残障。二人翌年向医委会投诉涉事医生,惟拖延15年,今日才展开研讯。(资料图片/郭梓谦摄)

秘书处编制30人 约三成有时限职位

医委会秘书处隶属卫生署辖下的管理局及委员会办公室,该办公室同时为15个医疗相关的法定管理局及委员会提供秘书处服务。秘书处人员主要由行政主任及文书主任职系组成,负责协助医委会执行注册事宜、举办执业资格试、制定专业守则,以及处理投诉和进行纪律研讯等法定职能。

根据卫生署年初向立法会特别财委会提交的资料,截至2025年2月1日,为医委会提供秘书处服务的公务员编制为26人,当中包括9个有时限职位,实际人数为23人。而医卫局于今年2月19日回复议员质询时,则提到秘书处公务员编制为30人,并另外聘用合约雇员。

2016年前,秘书处编制人数为16人,惟随著立法会于2018年通过修订《医生注册条例》秘书处编制开始增加至30人。政府分别于2018年及2024年为秘书处开设合共17个相关职位,当中9个为有时限职位,以配合医委会履行法定职能及处理相关工作。

医务委员会研讯小组今早开庭处理2009年黎远建出生后怀疑医疗事故案件。(林子慰摄)

仅部份人员全职处理医委会事务

然而,并非所有秘书处人员都全职服务医委会。根据2016年政府文件,当时16名秘书处人员中,只有6名全职支援医委会工作,包括2名高级行政主任、2名一级行政主任、1名文书主任及1名助理文书主任。

其余10人,包括1名首席行政主任、1名总行政主任、1名高级行政主任、2名一级行政主任、1名二级行政主任、1名高级文书主任、1名文书主任、1名助理文书主任、及1名办公室助理员,需同时支援其他法定管理局和委员会。

香港医务委员会。(资料图片 / 欧嘉乐摄)

2015年经常开支已达2326万 其后再有额外拨款

根据政府文件,2015/16年度医委会秘书处总经常开支为2326万元,当中包括员工薪酬、法律费用、监理和举办执业资格试费用,及其他行政费用。

2016年,政府向医委会额外拨款620万元,当中约510万元用于加强秘书处人手支援,约110万元用于向协助初步侦讯调查工作的专家提供酬金。到2017/18年度,政府为秘书处预留的拨款已增至840万元。换言之,单是2017/18年度,医委会秘书处的年度总开支,估计已超过3,000万元。

5年处理8700宗投诉 不足3%需纪律研讯

医卫局长卢宠茂今年2月在立法会透露,过去5年医委会已完成处理超过8700宗申诉,每年接获的申诉个案由约500宗至超过3000宗不等。

在这8700宗申诉中,约7000宗被初步侦讯委员会驳回,理由为琐屑无聊或申诉人未能提供进一步资料;约1500宗被决定无须研讯小组进行研讯;3宗涉及医生身体及精神状况,转介至健康事务委员会;只有221宗(不足3%)须进行纪律研讯。

由接获申诉至完成处理,平均需时27个月。约34%申诉个案在两至三年内完成处理,约25%一至两年内完成,约23%三至四年内完成,一年内完成的只有约14%,另有162宗需要4年以上完成。过去5年完成的个案当中,有7宗处理时间为7至8年,有3宗超过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