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折纸男自创蒸笼烧卖 曾折9216方格“望纸成龙”学会永不放弃

撰文: 赖卓盈
出版:更新:

甫打开家门,两只“飞龙”已在门口恭迎,宛若门神。一只“龙神”盘卧在后,眼神凶煞,仿佛警告生人勿近。饭台一端,一笼新鲜滚热辣的“烧卖”刚刚出炉,惹旁边的“腊肠狗”垂涎三尺。

29岁黄嘉兆(Matthew)6岁起自学折纸,是香港折纸研究社的会长,逾千作品出自他一双手,有香港地道美食、海洋生物,还有生活在异世界的飞龙。与许多折纸爱好者一样,他曾挑战日本大师神谷哲史的“龙神”,试过卡关而半途而废。可是他不甘心,决心再“折”再励,折出9,216个定位方格,再逐块鳞片挑起,最终花了三星期成功望“纸”成龙,更兴奋得不能入睡而“通顶”。

折纸23年,教会他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永不放弃,他说:“就算折烂咗,折唔到,唔紧要,咪重新折过,有时间㗎嘛,所以永远都要保持永不放弃嘅精神!”

Matthew从6岁开始折纸,至今折了过千件作品。(夏家朗摄)
黄嘉兆(Matthew)曾挑战日本大师神谷哲史的“龙神”,需要折出9,216个定位方格,再逐块鳞片挑起。(夏家朗摄)
Matthew每日花3至4小时折这只龙神,逐块鳞片挑起,花了3星期完成。(夏家朗摄)
从飞龙、烧卖、腊肠狗等作品,窥看黄嘉兆(Matthew)异想天开的折纸世界。(夏家朗摄)

六岁邂逅折纸 坚持“一纸不剪”创逾千作品

香港潮湿,纸张易软,Matthew习惯将部分作品珍藏于胶盒内。访问当日,他从房间搬出大大小小共八箱作品,最旧的作品追溯至他小学一年级。他一边翻找作品,一边说:“我呢几年已经送咗好多出去,如果冇送,呢度应该都有过千件作品!”

Matthew 6岁时,他的父母从公共图书馆借来一本折纸书,好奇的他按照书中指示,折了第一只千纸鹤,从此折纸的世界为他敞开。

我觉得最有吸引力系,成个过程唔需要用铰剪,可以由咁大一张纸折到咁细一张。咁样我都折得到,可能其他再复杂啲我都得。
香港折纸研究社会长黄嘉兆(Matthew)
黄嘉兆(Matthew)从房间搬出大大小小共八箱作品,最旧的作品追溯至他小学一年级。(夏家朗摄)
Matthew习惯用胶盒装载部分折纸作品,以免纸张变软。(夏家朗摄)

午膳放饭也“手痕”折纸 不完成誓不休

Matthew之后流连图书馆寻找折纸教学书,“最多折纸书系香港中央图书馆,十楼资源柜有好多!”找到心仪的书本后,他便着手折纸,甚至连午膳和睡前时间也会“手痕”,这个习惯更延续至今。

就算平时12点我就要休息,但我总系好想快啲完成…… 可能折折折,折到凌晨4、5点都唔奇,但我第二日8点仲要起身返工。
香港折纸研究社会长黄嘉兆(Matthew)
Matthew有不少折纸作品都是幻想类动物,例如“飞龙”等。(夏家朗摄)
几只“飞龙”矗立在门前,仿若门神。(夏家朗摄)

挑战“龙神”折足3星期 难忘折9,216个方格

数年前,Matthew挑战日本折纸大师神谷哲史的“龙神”。这项作品需要一张120厘米乘120厘米的黄鸡皮纸,但过程难关重重。他说香港地方小,“个厅得咁大,冇位铺平咁大张纸!”,他只好将两张60厘米乘60厘米的黄鸡皮纸拼接。

随后,他开始折格子。虽然这个步骤看似不难,却极度考验耐性,需要折96乘96,即 9,216个方格。这是现代复杂折纸的“打底”步骤,折痕有如座标地图,让人精准定位龙头、四肢和上千块鳞片,一步错则满盘皆落索。

数年前,Matthew挑战日本折纸大师神谷哲史的“龙神”。(夏家朗摄)
日本折纸大师神谷哲史的“龙神”,需要用到一张120厘米乘120厘米的黄鸡皮纸。Matthew笑言家里不够地方,只好将两张60乘120厘米的黄鸡皮纸拼接在一起。(夏家朗摄)

折完方格后,还要逐块逐块挑出过千块鳞片。龙头与龙身更要小心处理,因为颈部的接驳处相当复杂。Matthew说:“佢颈接驳个位好多重叠位,睇线好复杂……唔知边个位打边个位,接得啱唔啱,会唔会折到个头扭咗180度呢?”之后还要再调整眼耳口鼻、龙爪龙角等细节。

Matthew每日花3至4小时折这只龙神,折了3星期,终于在某个深夜大功告成。当时已是凌晨两三点,他马上拍照传给家人和朋友分享喜悦。朋友早已入睡,Matthew却守在手机旁,“我𠮶晚瞓唔到呀,摊系床到玩手机玩到第二日,我就系到等,会唔会有人覆我呢?”

到早上8时,Matthew精神奕奕地如常地上班。

折完方格后,还要逐块逐块挑出过千块鳞片。龙头与龙身更要小心处理,因为颈部的接驳处相当复杂。(夏家朗摄)
Matthew说折了逾9千个方格后,还要逐块逐块挑出过千块鳞片。龙头与龙身更要小心处理,因为颈部的接驳处置相当复杂。(夏家朗摄)

折纸没有捷径 学会靠毅力永不放弃

如此需要极致耐心与毅力,正正是Matthew折纸生涯的缩影。

Matthew折过逾千作品,包括动物、食物、幻想中的生物等。和人生一样,当中难免有卡关的时候—— 他曾因看不懂折纸图,折错步骤,只能忍痛把半成品扔到垃圾桶,花了的时间和心机便付诸流水。到了第二天,心有不甘的他再次挑战,继续琢磨,最终竟然成功。23年的折纸生涯,令他确信折纸没有捷径,唯有毅力。

就算折烂咗,折唔到,唔紧要,咪重新折过,有时间㗎嘛,所以永远都要保持永不放弃嘅精神。
香港折纸研究社会长黄嘉兆(Matthew)
近年Matthew开始设计折纸,例如是烧卖、蒸笼。(夏家朗摄)
近年Matthew开始设计折纸,例如是烧卖、蒸笼。(夏家朗摄)

自创折纸新作 冀有天凭手艺“揾食”

折别人的作品折多了,近年Matthew也开始自己设计折纸,包括烧卖、蛋挞、腊肠狗等。每次创作完,他会将成品传给朋友,并参考他们的意见作调整

“等到差唔多10个人都话呢个好似、好正、好靓,最后先会做定案……因为做创作,当然唔好只信自己嘅感觉。”他说。

如此热衷折纸艺术,能否靠这门手艺谋生?Matthew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啊!”近年虽然有机构邀请他开办工作坊,但通常仅一次性,永远不知道何时才有下一次。毕竟,折纸在香港仍是一个小众的兴趣。

Matthew自创蒸笼烧卖折纸,不消10分钟已折好一粒烧卖。(何颕贤摄)
Matthew自创蒸笼烧卖折纸,不消10分钟已折好一粒烧卖。(何颕贤摄)

创办折纸研究社 两年聚集300会员

2023年,Matthew跟一群爱好者创立香港折纸研究社,每月举行聚会,参加者除了展示最新作品、交流制作过程外,会上亦有人教导制作折纸作品。研究社希望更多人接触折纸艺术,现时已凝聚约300名发烧友。

2023年,Matthew跟一些折纸爱好者创立香港折纸研究社,每月举行聚会。(廖雁雄摄)
参加者除了展示最新作品、交流制作过程外,会上亦有人教导制作折纸作品。(廖雁雄摄)

宣扬折纸艺术 冀折纸不再小众

每次聚会,Matthew游走在一众参加者中,看到有人跟不上步骤就出手帮忙。既要统筹活动,又要从旁指导,他却乐此不疲:“原来折纸唔单止系自己玩,亦可以透过每个月嘅聚会,畀大家体验咩叫折纸,都可以发掘人才,一起宣扬折纸艺术。”

除了创作更多作品,Matthew最希望是更多人能亲历折纸世界的异想天开,甚至让它摆脱小众定位,跻身主流爱好之列。

希望有朝一日,折纸可以成为大家平时听到琴棋书画咁常见嘅兴趣,呢个系我最乐见嘅事。
香港折纸研究社会长黄嘉兆(Matthew)
2023年,Matthew跟一些折纸爱好者创立香港折纸研究社,每月举行聚会。(廖雁雄摄)

▼ 香港折纸研究社聚会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