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青衣晓峰园居民本地感染 上环工作 1500户居民排查
继上月底在黄大仙凤德村录得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3日)公布,录得一宗新增本地个案,消息指患者居于青衣晓峰园。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今晚7时15分,于邻近患者住所的青衣寮肚路花园见记者。他表示,患者为一名45岁男子,住在青衣晓峰园,在上环工作。患者有长期病患,在10月30日出现发热发冷,手部关节痛等病征。中心追查患者过去三个月的旅行记录,并无出境记录,列为本地个案。
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吴东尼表示,会为3处邻近住宅、1,500户居民进行排查。
欧家荣表示,晓峰园患者在11月1日向私家医生求诊,现在在玛嘉烈医院接受治疗,情况稳定。中心追查患者过去三个月的旅行记录,并无外游记录,列为本地个案。
他指中心追查源头时,比对之前的输入个案活动轨迹,发现患者的活动范围和部分个案吻合,包括青衣晓峰园、上环信德中心、以及葵涌广场一带。食环署会加强这些地方的防蚊工作。
食物环境卫生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霍明茵指,知悉个案后马上通知相关政府部门,在管辖范围进行灭蚊防蚊措施。食环署亦已巡视青衣晓峰园环境,检查有没有适合蚊虫滋生的地方,并提出防蚊建议。署方并在葵涌广场附近展开初步调查,明天会在晓峰园附近,以及其他患者曾到访的地方进行防蚊措施。
民政事务总署葵青民政事务专员梁乘龙指,相当重视该个案,会全力协助相关工作,将动用地区网络关爱队,在受影响范围接触居民,了解居民需要,帮助他们联络中心。
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吴东尼表示,3处地点涉及约1,500户居民,中心会展开排查。
霍明茵指,青衣、葵芳及上环三地近期的蚊患指数均在10%以下,分布不广。欧家荣亦表示,近期天气逐渐转凉,雨水变少,全港各区蚊患情况不严重,预料风险不高。不过他表示,如果有市民在10月1日之后到访这三个地方,并出现病征,应联络中心。中心也会在这3个地区设立健康站,为有需要市民做评估。
本港今年累计录得54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52宗属输入个案,2宗属于凤德邨本地个案,一人为居于该处的82岁老妇,另一人为区内一间小学的职员。
欧家荣表示,现在未能确认晓峰园患者在哪里感染,当务之急在患者於潜伏期曾到访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灭蚊。他指,已经为凤德邨11,000个居民进行评估,找出40名人士近期有轻微病征,39人并没有感染,余下一宗仍在进行血液化验。他指,凤德邨暂时只有两宗感染个案,均在进行防控工作感染,中心会密切留意凤德邨情况。
中心会为新增个案进行基因分析和全基因排序,并会与凤德邨的个案以及其他输入个案进行对比,调查个案源头。欧家荣指,暂时未发现该新增个案跟凤德邨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联,因此有机会有第二个感染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