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增2宗输入个案 患者住将军澳尚德邨及屯门大兴花园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晚(5日)公布,新增两宗感染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患者分别为一名55岁住将军澳尚德邨的女子,以及一名37岁住屯门大兴花园的女子。她们上月分别到访佛山以及孟加拉,目前情况稳定。
尚德邨患者10月底到过佛山 大兴花园女患者加拉国抵港
首宗个案涉及一名住将军澳的55岁女子,初步调查显示,她于10月27日至30日到访广东省佛山市,11月1日出现关节痛,翌日出现皮疹,并在3日发烧。她昨日(4日)到将军澳医院急症室求医。
另一宗个案涉及一名住屯门的37岁女子,初步调查显示,她于11月1日由孟加拉国抵港,3日出现发烧及关节痛。她昨日到屯门医院急症室求医。
两名病人的血液样本对基孔肯雅病毒呈阳性反应,已获安排留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她们各有两名家居接触者,有关的家居接触者,以及与55岁女子同行到佛山市的人士目前都没有出现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
由于两名病人在潜伏期曾分别在广东省及孟加拉国,中心认为她们是在外地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中心会把个案通报相关卫生部门。
本港今年累计录得58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三宗属本地个案,其余全部属输入个案。就日前公布的青衣晓峰园本地个案,中心正对该名45岁男子的病毒进行基因分析,以判断是否与本地早前录得的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
截至下午5时,中心已为逾21,000名在较高风险地区工作或居住的市民进行评估,并为50名的出现轻微病征的市民接受抽血检查,43人没有感染,7人正等候化验结果。
今日下午,中心和葵青民政事务处在青衣长亨社区会堂合办教育讲座,加深市民对蚊传疾病的认识,有逾100人出席。而中心昨晚举行有关基孔肯雅热的网上讲座,总观看人次超过11,000。
另外,食物环境卫生署今日公布,10月份第九批涵盖六个监察地区的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及密度指数如下:
食环署表示,10月份第九批涵盖六个监察地区的分区诱蚊器指数,除了九龙城区红磡和启德北这两个监察地区,其余都在10%以下。
署方表示,针对九龙城区内指数高于10%的两个监察地区,按因应基孔肯雅热情况而实施的安排(即将原先在分区诱蚊器指数达20%时进行的强化控蚊工作,扩展至诱蚊器指数介乎10%至20%的区域),食环署正联同有关部门及持份者找出蚊患情况较高的地点,进行密集且具针对性的控蚊工作。
红磡和启德北诱蚊器的数据显示,蚊患较多的地方包括公园、公共屋邨和建筑地盘,各相关部门及持份者正积极跟进控蚊工作。
食环署亦会举办宣传展览、派发宣传单张及海报,并通知各订阅快速通报系统的屋苑,建议管理公司和住户提高警觉,共同采取防蚊灭蚊措施。此外,食环署亦继续加强监察该两个地区的诱蚊器指数,以检视灭蚊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