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论文引虚构文献 叶兆辉致歉:博士生用AI没检查 非诚信问题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港大社工系博士生一篇有关香港生育率低迷的论文,引用多篇不存在的文献,怀疑相关文献由人工智能(AI)虚构。期刊网站列出作者,还有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叶兆辉等人。

叶兆辉回复《香港01》查询表示,其学生利用AI协助整理引用资料时,未有检查内容。他承认自己作为通讯作者亦有责任,对事件表示歉意,惟强调论文已通过两次审查,内容并非捏造,事件无关学术诚信问题。他已向期刊出版社报告事件,未来数日将上载正确版本论文。叶兆辉对事件感到失望,会要求该学生修读一个如何更好地使用AI的课程。

港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叶兆辉。(资料图片/林霭怡摄)
近日网上流传,一篇由港大博士学生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叶兆辉等人合撰的一篇论文,引用了不存在的文献,怀疑相关文献由人工智能(AI)虚构。(论文截图)

近日有人发现一篇刊登于期刊《当代中国人口与发展》(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的论文,疑似出现大量“AI幻觉”(AI hallucination),使用大量虚构的引用文献。

社工系博士生论文 指香港生育率低迷因结婚率下降

该论文题为《Forty years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Hong Kong》(40年来香港生育率变化),探讨过去40年本港生育率下跌的驱动因素,作者包括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博士生白逸铭(Yiming Bai)、港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叶兆辉(Paul Yip)、港大统计与精算学系副系主任屈锦培(K. P. Wat),以及政府统计署统计师、内地学者等。

论文总结指结婚率持续下降是导致香港生育率低迷的主要原因,提高生育率需要有全面的结构性改革,以解决阻碍婚姻和组成家庭的障碍,并创造一个对家庭友善的社会与工作环境。

论文部分引用文献有数位物件识别符(DOI)超链结,惟进入后显示“DOI Not Found”。(网上截图)
有文献声称引用自学术期刊,惟翻查相关期数,未见该文献。其中一篇不存在的论文,署名作者包括叶兆辉。(网上截图)

61项引用文献 多篇无法翻查疑不存在

该论文现时仍可于期刊出版社的网站上查阅,论文共有61项引用文献,当中部分有数位物件识别符(DOI)超链结,惟进入后显示“DOI Not Found”。亦有部分文献声称引用自学术期刊,惟翻查相关期数,未见该引用文献。其中一篇不存在的论文,署名作者包括叶兆辉。

有文献声称引用自学术期刊,惟翻查相关期数,未见该引用文献,其中一篇不存在的论文,署名作者包括叶兆辉。(网上截图)

叶兆辉:学生利用AI处理文献引用

叶兆辉回复查询表示,在网上见到有关讨论后,已即时了解事件,发现负责该论文的学生,即第一作者,在利用AI进行引用工作(Referencing)时,未有检查清楚,导致引用部分出错。他对事件失望,又对影响港大、期刊的声誉表示歉意,承认自己作为通讯作者未做好把关。至于其他作者,他表示他们是提供数据、意见的角色,“责任在于我同学生”。

港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叶兆辉。(资料图片)

强调并非诚信问题 没有捏造文章内容

叶兆辉说过去多年,一直有研究论文涉及的生育率课题,“成篇文内容都系无问题”,亦已经过两次学术评审(Academic Review),过程中亦有聆听意见作出修改,以达至刊登要求。他强调没有捏造任何文章内容,今次事件“唔系Integrity(诚信)问题”。他说自己本身已刊登过百篇论文,“多一篇唔多,少一篇唔少”,没有必要犯险。

叶兆辉表示对事件失望,又对影响港大、期刊的声誉表示歉意,承认自己作为通讯作者未做好把关。(资料图片)

称学生表现一直优秀 要求她修读AI课程

至于后续处理,他表示已主动联络期刊编辑,对方接受其解释,并批准在未来数日重新上载正确版本,而期刊未来数日亦会发通告公布事件。他将会亲自“逐粒逐粒”检视新版本的引用内容,形容“不容有失”。

叶兆辉又形容,该名学生一直都有好好的表现,今次是她首次使用AI协助引用工作。虽然对她失望,但叶兆辉会给她“Second Chance”,亦已要求她修读一个如何更好地使用AI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