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极地探险家张伟贤膺世界杰青 出身基层不言弃 冀下一站登月
举起香港区旗、在非洲舞台上领取世界杰青的张伟贤心想:“个奖唔系只属于我个人,系属于香港人”。出身基层的港产极地科研家张伟贤在全球人才中脱颖而出,荣获今届世界杰青。距离他首次到南极已逾15年,其间由极地向导再转而研究极地冰川,如今他再次扩阔探险领地,重拾幼时登月梦,冀5年内可探索太空。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他说:“ 出发本身会令人强大”,若人不踏出第一步,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如何发展。
访问当天,现年39岁的张伟贤刚从非洲领奖回香港,翌日便需出发去南极继续研究,眼睛里带着些许疲态,但谈到极地时,马上变得精神抖擞起来。张伟贤是极地科研和远征顾问专家,同时也是一个冰川学家,现时每年有大半时间都在国外研究冰川及气候变化。探索极地逾15年,他仍乐此不疲,“用脚量度大地,感受冰川告诉我们的故事”。
“其实每一条冰川都好像地球的图书馆”,讲述地球不同的历史,他曾在南极冰川冰心中看见亚洲制造的微塑胶,又见到90年代波斯湾战争,伊拉克火烧油田散落各地的灰烬,冰川无形记载了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种种劣行。张伟贤表示,现时南极冰川情况严峻,今年有冰川3个月融化8公里,科学家估计2050年北冰洋冰川将消失,加剧全球暖化。
他今年刚完成冰川研究的博士学位,因为出身基层家庭,多数课程学费皆以奖学金、当地政府资助,或以出席讲座取得的费用来补贴。俗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张伟贤却笑说读完书后好穷,科研工作“无法赚大钱”,即使任职研究员期间,亦只有约两万元薪金,回港后仍与家人一起住公屋,下一步计划“揾工”,希望可继续支援北极冰川研究。
除了“揾工”外,张伟贤亦怀着登月梦,希望5年内有机会到月球探索月球冰区。月球距离地球38.4万公里,对比起香港去南极的距离,远远超过26倍,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张伟贤没因为种种困难而退缩,过去几年,他除了攻读博士学位外,更考获飞机、跳伞、潜水、荒野救生等牌照,亦曾参加“商业太空人培训计划”。对于登月梦,他形容感到恐惧与迷惘,如同当初去南极时有很多不确定的事情,但明白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沉迷在幻想出来的担忧中”,首要装备好自己,等待机遇。
可能你现在面对很多不确定性,令到你很担忧、很迷惘,一步一步走向前,不要沉迷在你幻想出来的担忧中。
周游各地去探险,每年回港时间仅约一个月,问及离港多年有何感受?他说:“我从来都唔觉得自己离开过香港”。张伟贤表示,每次参加不同会议或者工作时,都会与人说“我来自香港”,即使远赴极地,但他的根始终都没有离开香港。近年他成立“亚洲青年探险师友计划”,希望培养更多本地年轻科学家,延续探索南北极的工作。
香港很多聪明的下一代,正正南北两极需要更多年轻人发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访问尾声,虽身兼多个名衔,张伟贤仍十分贴地,作为摄影发烧友,看见摄影记者时,询问他“师兄,你用紧咩机”,更求教购买相机秘笈,笑言“我𠵱家部相机好旧,追企鹅会Out Fo(focus、失焦)”。
“十大世界杰青”由国际青年商会主办,每年在过往不同地区的杰青中选出10位具世界影响力的人物。张伟贤是2023年香港十大杰青,后由国际青年商会中国香港总会提名世界杰青,并成功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