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发牌数量拟设上限 Uber及Grab代表论坛上列举反面个案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立法会上月通过网约车条例草案,首批持牌平台预计将于2026年第四季开始营运,政府已表明为网约车发牌数量设上限。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今日(14日)举行“网约车监管专家论坛”,各讲者都认为配额制度是成效不彰的监管措施,或会影响网约车的服务水平。

其中网约车平台Uber代表指,若以设限额的苏格兰格拉斯哥为例,等候时间较不设限额的市场增300%,建议政府采用动态调整及数据主导的配额制度,以稳定需求。Grab代表则以人口同样稠密的新加坡为例,指出无配额制度能有效平衡供需,反面教材则有菲律宾市场,由于当地司机供应不足,车费价格被推高。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11月14日举行“网约车监管专家论坛”。(大会提供图片)

网约车发牌数量未有定论 政府表明设上限 明年上半年拍板

网约车条例草案旨在引入网约车服务的规管框架,规定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平台、车辆及司机均须领取牌照或许可证,条例草案通过后,首批持牌平台预计将于2026年第四季开始营运。不过网约车发牌数量未有定论,政府已表明设上限,料明年上半年以附属法例处理。

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今日举行“网约车监管专家论坛”向政府提供重要具数据支持的政策建议。论坛以“全球经验与本地实践︰塑造香港网约车新格局”为主题,吸引近100名人出席,讲者包括网约车平台Grab及Uber的代表。

(左起)科大公共政策高级讲师和实务教授刘浩典、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何颖、Grab区域公共事务及政策总监Jamie Ko、Uber香港公共政策和政府事务主管李芷瑜、AECOM交通运输规划执行董事陈家能。(大会提供图片)

Uber︰苏格兰格拉斯哥设限额 等候时间较其他市场多300%

各专家及学者分别在论坛中表示,车辆配额综观全球属十分罕见,认为是成效不彰的监管措施。其中Uber香港公共政策和政府事务主管李芷瑜指,任何配额制度须以数据为基础,考虑到需求波动,否则严苛的配额将削弱灵活性,对繁忙时段需求至关重要的兼职司机将受到排挤,因此她建议采用动态调整及数据主导的配额制度,以稳定网约车的需求。

李芷瑜认为,监管制度着眼点在于公众影响,相信按乘客需求自动调整配额,能避免服务质量下降。若以设限额的苏格兰格拉斯哥为例,等候时间较不设限额的市场增300%,说明固定配额有着潜在负面影响。

Uber香港公共政策和政府事务主管李芷瑜表示,苏格兰格拉斯哥设限额,网约车等候时间较不设限额的市场多300%。(大会提供图片)

Grab︰菲律宾司机供应不足限制流动性 车费被推高

Grab地区公共事务及政策总监Jamie Ko表示,无配额的监管框架才是全球最佳惯例,若以人口同样稠密的新加坡为例,无配额制度能有效平衡供需,反面教材则有菲律宾市场,由于当地司机供应不足,车费价格被推高。她强调网约车配额制在全球并不常见,因供应上限与网约车的灵活性质互相冲突,需要依赖兼职司机应付繁忙时段需求。

我们在菲律宾等市场看到,司机供应不足严重限制流动性,并抵销效率优势。这往往推高价格,正如我们在经济学中的理解,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便会上升。
Grab地区公共事务及政策总监Jamie Ko
立法会上月通过网约车条例草案,首批持牌平台预计将于2026年第四季开始营运。(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论坛共提出4项建议 包括设分级发牌制度等

综合论坛各专家及学者所述,可分为4个建议,包括设动态配额制度,按服务质量指标,如乘客等候时间等定期客观调整;政策实施初期确保充足供应,以减少对公众和司机的影响;收取统一费用为的士业提供过渡支援,可参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模式;设分级发牌制度,建立公平且容易参与的司机牌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