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警方联多地部门打击“飞机猪”拘96人 检逾吨毒品值$4.79亿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随疫后复常,访港旅客人数不断攀升,加上预计暑假期间出入境活动变得频繁,毒贩集团利用机场繁忙的情况,企图以“飞机猪”模式将毒品从世界各地偷运至香港。为应对此趋势,香港海关与警务处在今年6月至8月期间,联同内地及海外多个执法机构,展开为期3个月、代号为“勇击”的联合执法行动。

在行动期间,香港海关与警务处联同内地及海外执法部门,在相关机场与地区成功侦破74宗以香港为目的地的航空旅客贩毒案件,共缉获约1,219公斤怀疑毒品,市值约4.79亿港元。主要毒品种类包括622公斤大麻、280公斤氯胺酮、200公斤可卡因、85公斤冰毒、29公斤海洛英及2公斤摇头丸。行动中,共拘捕96名不同国籍的人,年龄介乎16至69岁。

海关毒品调查科机场调查课监督黄雅纶(左二)、机场科航空旅客第二组指挥官陈妙玲(左一)及警方毒品调查科行动组警司关骏轩(右二)、高级督察何灏庭(右一)交代案情。(马耀文摄)

机场检毒重量达去年同期10倍 海关:用航空旅客贩毒趋增

海关毒品调查科机场调查课监督黄雅纶指,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与机场有关的毒品案件数目有65宗,是去年的3.6倍;拘捕人数有79人,是去年的4倍;缉获毒品重量约1吨,是去年的10.4倍;而毒品总值则为3.6亿,是去年的6.7倍。另外,这3个月期间比起本年首5个月缉获航空旅客犯案件的数目亦多出三成,缉获的毒品的数量多出四成,拘捕人数则多出两成。这些数据反映不法分子利用航空旅客贩毒的趋势显著增加,同时也证明海关和警方高效的监控与打击能力,成功从源头堵截毒品流入市面。

此外,香港海关与内地及海外共12个执法机构合作,包括内地海关、缉私局、深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深圳边检总站、德国海关、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及新加坡中央肃毒局,成功破获9宗贩毒案件,拘捕15名不同国籍人士,缉获约227公斤毒品,估值约1.2亿港元。据悉,毒品货源为东南亚及欧美国家,主要供应本地市场。

用非本地居民贩毒 “接力式”运毒图碍追踪

警务处毒品调查科行动组警司关骏轩表示,在这次联合行动中,警方发现贩毒集团利用多种手法试图扰乱调查方向,增加执法难度。其中3种手法较为常见,一是利用非本地居民运毒,除了招揽本地居民,毒贩近期也趋向利用内地和海外居民携带毒品入境。由于他们在本地缺乏联系,难以追踪其身份及背景资料。

二是采取迂回的飞行路线,毒贩会安排假扮旅客的成员,连续飞往多个站点,在其中一站提取毒品后,再选择不同的航空公司,经同样迂回的路线返回香港,试图逃避追查。三是采取“接力式”运毒,贩毒集团会安排一名毒贩假扮旅客乘机来港,同时将藏有毒品的行李寄舱,但到达香港后却不取行李。与此同时,另一名集团成员则从其他国家、于相约时间飞抵本港,并于禁区内的行李输送带取走该藏毒行李,完成“移形换影”式的运毒。

香港海关联同警务处和内地及海外执法部门,于今年6至8月共侦破74宗以香港为目的地的航空旅客贩毒案件,缉获约1,219公斤怀疑毒品,市值约4.79亿港元,图为部分检获的毒品。(马耀文摄)

黄雅纶补充,贩毒集团常以“带少量毒品无事”等谎言利诱市民。他以3月一宗判刑为例,一名旅客因携带4.8公斤可卡因,最终被判处监禁25年,证明“飞机猪”贩毒行为需负上沉重代价,刑期极具阻吓性。海关致力透过禁毒教育活动,例如派发宣传单张、推出微短剧《糖衣毒约》、举办讲座、嘉年华等,提高市民的防毒意识。

黄雅纶补充,贩毒集团常以“带少量毒品无事”等谎言利诱市民。(马耀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