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飞机猪|拆解3大运毒手法 德国客携“茶树菇”食品惹疑穿煲
香港海关与警务处在今年6月至8月期间,联同内地及海外多个执法机构,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联合执法行动,在本港及相关机场与地区,侦破74宗以香港为目的地的航空旅客贩毒案件,共缉获约1,219公斤怀疑毒品,市值约4.79亿港元,并拘捕96人(16至69岁)。警方亦发现贩毒集团主利用3种手法,包括利用非本地居民运毒、采取迂回的飞行路线及“接力式”运毒,将毒品进出香港。
有从德国来港的旅客,行李内藏有大量食品包装,包装上却印有中文字“茶树菇”,调查人员起疑搜查后终检获市值逾2,100万元的氯胺酮(K仔),是今次行动中检获毒品数量和市值最高的一宗案件。
3大运毒手法:利用非本地居民、迂回路线、接力式运毒
警务处毒品调查科行动组警司关骏轩表示,在这次联合行动中,警方发现贩毒集团利用多种手法试图扰乱调查方向,增加执法难度。其中3种手法较为常见,一是利用非本地居民运毒,除了招揽本地居民,毒贩近期也趋向利用内地和海外居民携带毒品入境。由于他们在本地缺乏联系,难以追踪其身份及背景资料。
二是采取迂回的飞行路线,毒贩会安排假扮旅客的成员,连续飞往多个站点,在其中一站提取毒品后,再选择不同的航空公司,经同样迂回的路线返回香港,试图逃避追查。三是采取“接力式”运毒,贩毒集团会安排一名毒贩假扮旅客乘机来港,同时将藏有毒品的行李寄舱,但到达香港后却不取行李;与此同时,另一名集团成员则从其他国家、于相若时间飞抵本港,并于禁区内的行李输送带取走该藏毒行李,完成“移形换影”式的运毒。
有行李内毫无掩饰藏毒品 警斥嚣张目无法纪
关骏轩指出,部分毒贩甚至不再刻意掩饰,公然将毒品放置于行李箱内,行为嚣张,目无法纪。他严正警告,尽管毒贩想出多种手法,但在多个执法机构的紧密合作下,这些“飞机猪”的轨迹无所遁形。他举例,香港警方联同深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透过情报主导锁定一个操控香港及内地假扮旅客的跨境贩毒集团,该集团利用迂回路线运毒。他们安排毒贩连同偷运的海洛英,首先由东南亚运抵广州,由陆路去到深圳,再经陆路关口偷运到香港;或由东南亚直航机直接到达香港国际机场。
锁定毒贩身份后,深港两地警方在8月9日、16日及29日,在深圳皇岗口岸及香港国际机场展开收网行动,最终拘捕9人并检获约13.6公斤海洛英,市值约800万港元。此外,警方也成功拘捕到数个贩毒集团的主脑及骨干成员,他们的角色包括招募假旅客运毒、安排交通住宿,以及在香港安排暂存毒品仓库。
警瓦解4贩毒集团 拘主脑骨干检$7600万毒
在是次行动其中4宗案件,警方透过多方位情报分析,以顺藤摸瓜的方法,成功追查到数个贩毒集团的主脑及骨干成员,以及他们在香港安排暂存毒品仓库。警方在8月1日至8月29日采取收网行动,拘捕2名主脑及2名骨干成员,共检获约134公斤毒品,包括71公斤怀疑氯胺酮、63公斤怀疑可卡因,市值约7,600万港元。警方相信,已经成功瓦解及重创4个活跃的贩毒集团。
德国妇携印中文“茶树菇”入境 关员起疑搜出$2100万K仔
海关机场科航空旅客第二组指挥官陈妙玲简介行动中其中4宗入境航空旅客贩毒案件。第一宗案件发生在6月1日清晨,关员在机场留意到两名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旅客行为闪缩,他们分别为一名22岁非本地男子及一名16岁非本地女学生,二人报称情侣。经X光机检查发现其手提行李内的物品密度异常高,关员深入检查后,在行李内发现不同款式的塑胶玩具及毛公仔,相信用作掩饰底部黑色塑胶袋。胶袋内藏18块以锡纸包装的长方形物体,为共重约18公斤怀疑可卡因,市值约1,500万港元。
第二宗案件发生在7月5日,一名从法国巴黎来港的50岁本地女子在海关通道时神情紧张。海关人员清空其两件机舱行李后,发现行李异常沉重。经X光机检查,发现行李底部影像密度非常高,深入检查后,在底层暗格中发现约3.7公斤怀疑可卡因,市值约290万港元。
第三宗案件发生在7月12日,海关人员为一名由德国法兰克福来港的58岁非本地女子清关。其两件寄舱行李的X光影像有可疑,行李内物品呈深绿色且密度较高。尽管旅客来自欧洲,海关打开行李后,却发现24包印有“茶树菇”中文字样的食物包装,因此起疑打开包装,发现内藏白色颗粒状物体,共重约47公斤,经初步测试为怀疑氯胺酮,市值约2,100万港元。此宗案件是本次行动中检获毒品数量和市值最大的一宗。
第四宗案件发生在8月3日,一名从泰国曼谷来港的48岁非本地男子被海关截查。其寄舱行李的X光影像显示物品形态相近且密度平均。海关人员打开行李后,发现里面有20个用衣服包裹的纸袋,内藏约10公斤怀疑大麻花,市值约200万港元。
陈妙玲总结道,不法分子的贩毒手法层出不穷,企图利用不同国籍、年龄层的人,运送受管制物品进出香港,并以食物、玩具、衣物、行李暗格等作掩饰,试图逃避海关法眼。海关会利用X光机、拉曼光谱分析仪及离子分析仪等高科技仪器,协助前线人员高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