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截德国抵港旅客、捣屯门制毒工场 检$1340万毒品拘3人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海关一连两日(16至17日)破获两宗毒品案,检获市值约1,340万元的毒品,包括氯胺酮(K仔)、霹雳可卡因以及另类吸烟产品。

其中,海关为一对从德国抵港的航空旅客清关,从其寄舱行李检获毒品。另外,亦在屯门区内私人屋苑,破获一个制毒工场。行动中,海关拘捕3人。

海关截查两名由德国法兰克福飞抵本港的外籍男女,检获大量怀疑氯胺酮。(罗日升摄)

香港海关机场科今日(17日)根据风险管理,截查两名由德国法兰克福飞抵本港的外籍男女,并为他们清关,发现其寄舱行李箱X光影像有可疑。海关打开第一名涉案者的行李箱后,发现内藏10包透明胶袋装着的颗粒晶状物体,并无其他个人物品。经深入检查,证实该批颗粒为共重约19.5公斤的怀疑氯胺酮。其后,海关再打开另一人的行李箱,同样发现有一样重量的氯胺酮,用相同方式包装。相关毒品总值约1,220万元。

海关毒品调查科调查主任林敬杰指,海关随即以涉嫌“贩运危险药物”罪名拘捕两人, 其后,海关人员再分别于被捕女旅客的手提行李内和男旅客身上,分别检获两件和一件怀疑另类吸烟产品。两名被捕人士均为18岁,报称无业,案件仍在调查中。

海关在屯门截查一名男子,在其纸袋中发现约1.17公斤怀疑霹雳可卡因。(罗日升摄)

另外,海关昨日(16日)在屯门进行反毒品行动时,捣破一个制毒工场。关员在行动期间截查一名可疑男子,在他持有的纸袋中,发现约1.17公斤怀疑霹雳可卡因,估计市值120万元。海关随即将他拘捕,并押解他到附近屋苑一个单位搜查,并在内进一步检获约30克怀疑霹雳可卡因,以及一批怀疑制毒工具及毒品包装工具。

被捕男子51岁报称无业,已被控以一项“制造危险药物”罪及一项“贩运危险药物”罪,明日(18日)于屯门裁判法院提堂。 海关毒品调查科调查主任汤彦熙表示,案中贩毒集团利用守卫森严及附有停车场的私人屋苑,进行贩毒活动。毒贩可直接在单位搬运毒品到停车场,方便运送,借此企图掩饰并避开执法人员的侦查。

海关提醒业主出租单位时,应留意租客的背景,避免单位被用作非法用途。

海关毒品调查科调查主任汤彦熙(左)及林敬杰(右)交代案件。(罗日升摄)

海关表示,会继续根据风险评估及情报分析,加强打击贩毒活动;同时呼吁市民提高警觉,切勿贪图金钱利益而参与贩毒活动,不要接受任何人的聘请或委托,运送受管制物品进出香港,亦切勿于未确定物品属性的情况下,贸然协助他人运送。

根据《危险药物条例》,制造危险药物及贩运危险药物均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0万元及终身监禁。根据《进出口条例》,任何人进口另类吸烟产品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万元及监禁7年。

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贩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