鲗鱼涌战时炸弹|9小时完成拆弹 恶劣天气致处理时间较预期长

撰文: 黄伟民 林泽锋
出版:更新:

鲗鱼涌滨海街16至22号一地盘,昨午(19日)发现一个约1.5米长、重1,000磅的美军“ANM65”空投战时炸弹,当局大规模疏散现场附近18座大厦,涉及1900户、约6000人。

警方及消防今午(20日)交代拆弹工作,指在完成疏散后,凌晨2时开始先后进行切割炸弹外壳及以火烧毁炸药两个步骤,耗时9小时完成,即上午11时48分成功拆弹,现场已安全,会安排居民有序回家及重开封闭道路。

爆炸品处理课专家指,受恶劣天气影响,下雨影响视野及环境湿滑等,切割及烧毁的时间较预期长一点,但有乃各方协助下顺利完成。另一困难是炸弹所处位置周边有大量民居,须确保安全疏散才可处理。专家强调,处理炸弹过程中可见其仍有效,有大杀伤力,今次行动更反映炸弹应原地处理,若运输至其他地方作处理会构成道路使用者或其他市民的危险,并感谢市民谅解。

持续更新交通消息:点击此连结

▼20日中午12时许,陆续解封▼

爆炸品处理课人员通宵处理炸弹,拆弹工作中午时分已近完成,人员继续留守在地盘门口。(林泽锋摄)

东区警区指挥官总警司陈天柱表示,昨日在鲗鱼涌一个地盘发现二战时期的一枚空投炸弹,重约1,000磅,地盘附近18幢大厦、约6000名居民需要紧急疏散,警方联同消防处、民政署、民安队及关爱队于今日凌晨时分,有秩序将所有受影响居民疏散,当中463名居民入住港岛区11个社区会堂。

疏散完毕后,爆炸品处理课人员随即展开拆弹工作,并成功于今早11时48分拆弹,现场已经安全。警方正安排居民有秩序返回住所,所以封闭的道路已经重开。警方感谢市民配合行动,得以安全及顺利地完成。

警方及消防会见传媒交代最新情况。(黄伟民摄)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高级警司李展超指,昨晚凌晨2时多,人员疏散18幢大厦及居民后,爆炸品处理课正式进入二次大战未爆空投炸弹处理程序。炸弹处理程序分为两个步骤。人员首先切割工具切开炸弹从而接触炸药。李指,炸弹为重1,000磅美军空投战时炸弹,内有500磅TNT炸药。人员花费4小时,切开炸弹一个1尺长的洞口,并接触炸药。由于昨晚恶劣天气,下雨会影响视野,水位上升,环境湿滑,设置装备时间有延误,人员费时比原先估计较长。

打开炸弹洞口后,在安全情况及保护措施下,人员以点火方法将炸药烧毁。今日早上11时许,人员成功将500磅TNT炸药完全烧毁,全长耗时约9小时。李指,在燃烧过程中,可见其烈性炸药威力猛烈。炸药未有造成爆炸,仅为燃烧。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高级警司李展超多次强调,炸弹具爆炸风险,不能移至其他地方作处理,并感谢市民谅解。(黄伟民摄)

由于炸药威力具破坏力,印证炸弹不能移到其地方再作处理,需要现场烧毁并撤离大批居民,若进行运输有机会构成道路使用者或其他市民的危险,而爆炸品处理课的训练及装备是以原地处理最安全为目的。李提到,炸药威力仍然有效,跟二战投下时的威力近乎完全相同,若因意外或处理不当而误爆,后果不堪设想。

警方视市民人身及财物安全为首要考量,并感谢各部门上下一心在短时间内处理,形成拆弹过程成功,希望受影响而迁移居民尽快回复正常生活。

爆炸品处理课专家成功完成拆弹工作。(林泽锋摄)

至于会否再于此地盘发现更多炸弹,李展超指过往都曾有地盘发现多于一粒炸弹,地盘可进行勘测再检查,或翻查历史纪录该地盘是否战火集中之处。警方会提醒工人发现可疑物品时尽快报警及交由专业人士处理。

被问到二战时期的炸弹为何现在还如此有效,他指,炸弹由兵工厂以严谨的做工制作,以达到其军事目的,故长期仍保持有效,如今次空投炸弹,被埋在地下80年仍然有效。

爆炸品处理课炸弹处理主任警司张立得指拆弹工作受恶劣天气影响。(黄伟民摄)

爆炸品处理课炸弹处理主任警司张立得形容,今次拆弹的时间不算“特别耐”,因在国际层面而言,类似动行需以日计算,而非以小时计算,但幸得当区警务人员及其他政府部门齐心协力,才得以短时间内疏散居民。

他指出,昨晚人员拆弹时遇到少许困难,主要是天气恶劣,使得地盘现场环境变得复杂,增加了处理炸弹的不可预期性。其次,由于炸弹被大量民居包围,而人员处理炸弹的过期中,有机会令炸弹意外爆炸,由于内有500磅高爆炸药,若处理不当将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威胁居民人身安全。因此人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做前期保护工作,包括堆叠沙包及制作水沙包。

张立得续指,今次切割炸弹的时间比预期中长,因切割密度及方法更为精准,以减低在燃烧过程中炸弹意外爆炸的机率。他续感谢当区同事取得所需的工具,并配合水力磨砂切割机器,让整个拆弹行动得以顺利完成。

消防处署理分区指挥官(港岛东)卢瑞生表示,消防处在这次行动中与警务处、民政事务处等部门协调,共出动了58架消防和救护车辆,以及224名消防和救护人员。在现场风险评估后,消防在华兰路和滨海街交界部署了一条消防队,并调派了灭火机械人在策略性位置戒备。为配合爆炸品处理科的切割行动,消防额外调派了灾难应变救援队到场,以应对任何潜在风险。消防处也协助附近18栋大厦的大规模疏散行动,共疏散了2870名居民。消防还调派了勤支援队在新威园和华兰花园,确保所有居民安全撤离。

消防处救护总区港岛及行动支援区域港岛东分区救护监督(港岛东)郑德诚指,今次行动中,消防处负责统筹及协调现场所有救护资源,包括消防救护车、医疗辅助队及香港圣约翰救护车,今次合共出动15辆救护车,分别运送5名不适市民到东区医院及6名有需要的市民到院舍安顿,他们情况稳定。另外,今次行动完成后,消防处会统筹及协调其他政府部门,将有需要的市民送回家中。5名不适市民要是年长及长期痛患者,感不适、头晕而安排送院。

▼20日上午,封闭的内街如死城▼

海光街仍间中有市民路过,但几乎全街的商户已经落闸,暂停营业。(林泽锋摄)
海光街仍间中有市民路过,但几乎全街的商户已经落闸,暂停营业。(林泽锋摄)

警方在凌晨的记者会表示,封路范围扩大,介乎芬尼街至华兰路之间的英皇道东西行全线封闭,介乎芬尼街至华兰路之间的海堤街和整条华兰路行全线封闭,内街糖厂街、海光街、海湾街和部份太古城道因应封闭。

若有车辆沿英皇道东行,只能在芬尼街掉头,车辆沿英皇道西行,需要经基利路和祐民街掉头东行,海泽街往海堤街方向行驶的车辆只能经芬尼街出去英皇道,继而右转西行,沿太古城道西行的车辆,过了“东隅”后只能右转入太裕路。

▼鲗鱼涌9月19日中午发现战时炸弹▼

爆炸品处理课人员量度怀疑炸弹的大小。(读者提供)
鲗鱼涌滨海街地盘发现战时炸弹,为二战期间美军“ANM65”空投炸弹。(读者提供)
爆炸品处理课人员在场检视怀疑战时炸弹。(黄伟民摄)
+3

▼9月19日晚上撤离情况▼

鲗鱼涌滨海街一个地盘发现怀疑战时炸弹,当局预计要通宵拆除,并疏散现场附近18幢商业及住宅大厦,涉及1,900户、约6,000人;多人乘搭旅游巴离开。(陈浩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