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渠务署:已清理240水浸黑点 6.8万个沙包供市民防水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台风/打风/天文台/HKO/风球/移动路径/黄雨/红雨/桦加沙/Ragasa】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8号风球生效,天文台会评估是否需要在今晚11时至明日凌晨3时之间,改发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渠务署表示,预计本港沿岸水位显著上升。为应对风暴潮及暴雨可能引致的严重水浸风险,署方已派遣160队紧急应变队伍处理市民有关水浸求助个案,重复巡查及清理全港约240个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点。截至晚上8时,署方未有确认水浸个案。署方亦在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安装及强化可拆卸式挡水板、放置临时充水式挡水坝、设置临时水泵、加设沙包挡水墙及装设临时行人步道等。渠务署亦已提供了超过6.8万个沙包供市民使用。

渠务署助理署长于大埔墟检查充水式挡水坝。(渠务署Facebook 下水水 Drainy)

渠务署表示,超强台风桦加沙逐渐靠近本港,预料风暴袭港期间,与其相关的强风区及外围雨带有可能带来狂风大骤雨,加上受风暴潮影响,会引致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出现严重水浸风险,渠务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已按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加强并实施合适的应对措施及紧急应变安排。

署方已安装及强化可拆卸式挡水板、放置临时充水式挡水坝、设置临时水泵、加设沙包挡水墙及装设临时行人步道等。渠务署亦已提供了超过6.8万个沙包(已超过昨日的目标4万个)供市民使用。目前,渠务署已派遣90队紧急应变队伍,处理市民有关水浸求助个案,重复巡查及清理全港约240个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点。截至晚上8时,署方并未有确认水浸个案。

署方呼吁,如发现排水设施淤塞或有水浸情况,请致电24小时渠务热线2300 1110通知署方,以便尽快派员处理。

渠务署副署长到大澳巡视沙包派发情况。(渠务署Facebook 下水水 Drainy)

渠务署署长及行政长官 均落区视察应对工作

为应对风暴潮及暴雨可能引致的严重水浸风险,渠务署署长莫永昌、副署长李康年及助理署长/操作维修刘胜昌,今日早上继续前往多个有机会出现严重水浸的地区,包括鲤鱼门、大澳及大埔墟,实地视察紧急应对工作的最新情况。

而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早亦到访渠务署位于长沙湾的紧急事故控制中心,视察及了解中心运作流程及部门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部署及准备工作,并为渠务署同事及承建商工友打气。

署方呼吁,如发现排水设施淤塞或有水浸情况,请致电24小时渠务热线2300 1110 。(渠务署提供)

而渠务署最新购入的4部“龙吸水”,昨晚已全部运抵本港。现时为数6部“龙吸水”及4部“小禹”系列强力排水机械人已到达多个水浸风险高的地区戒备,其余 4 部“龙吸水”现正在渠务署设施戒备,当收到较严重水浸报告,会即时前往水浸现场清理。

渠务署指,将继续与天文台保持紧密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并在有需要时,迅速增派人手和紧急应变队伍,及时清理淤塞及水浸。渠务署呼吁市民应留意风暴潮和越堤浪所带来的风险,及早做好防御措施,尽量避免途经有关地点,并呼吁居住水浸风险较高地区的市民及早迁离居所或到庇护中心暂避。

路政署公布会于9月23日下午6时前逐步临时封闭位于沙田城门河沿岸的行人隧道。(路政署Facebook图片)
路政署公布会于9月23日下午6时前逐步临时封闭位于大埔林村河及大埔河沿岸的行人隧道。(路政署Facebook图片)

预测明日早上较后时间至下午初时增水可达约2米

天文口预测明日本港沿岸增水可达约2米,预计水位早上约6时后开始上升,并在早上较后时间至下午初时达至最高,普遍可达海图基准面以上约3.5米至4米,而吐露港水位更可能高达海图基准面以上4米至5米。市民请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路政署表示,由于天文台已于今日下午2时20分发出8号风球,鉴于显著风暴潮可能导致出现水浸的情况,该署会于今日下午6时前逐步临时封闭位于沙田城门河、大埔林村河及大埔河沿岸的16条行人隧道,以保障市民安全。

路政署公布会于9月23日下午6时前逐步临时封闭位于沙田城门河、大埔林村河及大埔河河沿岸的行人隧道。(路政署Facebook图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