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西环迷你仓检$1600万K仔拘一男 揭毒贩靠代收服务避免现身

撰文: 陈傲淇 陈浩然
出版:更新:

海关在西环一工厦内的迷你仓捣破一个毒品仓,检获市值约1,600万元的氯胺酮(俗称K仔)。调查显示,贩毒集团利用迷你仓代客收件服务,暂存毒品,再适时带走毒品,全程遥距控制收货过程。

海关昨日(10月31日)拘捕一名迷你仓的49岁男登记人。据悉,贩毒集团已租用涉事仓库半年。

海关一共检获约35公斤怀疑氯胺酮,估计市值约1,600万元。(陈浩然摄)

香港海关联同内地缉私部门一连5日(10月27至31日)进行联合执法行动,根据情报分析,锁定西环一工业大厦内的迷你仓,怀疑该迷你仓被贩毒集团利用收取毒品,作过渡性毒品储存仓,直至适合时机再将毒品带走。海关亦相信,有贩毒集团成员滥用迷你仓公司代客收件服务,暂存毒品,图减低他们因露面收取或处理毒品而被执法人员拘捕的风险。

香港海关本周一(10月27日)采取执法行动,派员搜查上述迷你仓,发现一件可疑货物,开验后在4个胶桶内发现共10公斤怀疑氯胺酮。 海关翌日(10月28日) 再锁定并检查一票由德国寄出的货物,相关货物寄往同一收件人,报称为仪器零件,人员经调查后揭发9个透明胶袋内,藏有共25公斤怀疑氯胺酮。行动中,海关一共检获约35公斤怀疑氯胺酮,估计市值约1,600万元。

海关毒品调查科毒品调查第二组高级调查主任连翘峰交代案件。(陈浩然摄)

经翻查纪录及深入调查,海关相信迷你仓的登记人,先在迷你仓开立帐户,以及申请货物代收服务,同时掌控这两票货物的物流,再安排速递公司将货物送到迷你仓要求代收,遥距控制整个收取毒品的过程。直至昨日(10月31日),海关展开拘捕行动,在上环截停拘捕该名迷你仓登记人。被捕男子49岁,报称物流销售员。案件仍在调查中,海关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海关毒品调查科毒品调查第二组高级调查主任连翘峰指,贩毒集团利用正当物流服务的便利,利用各类型运输物流迷你仓服务,建立毒品的物流链。是次行动已成功从源头堵截该批毒品,拘捕贩毒集团核心成员,阻止毒品流入市面。

根据《危险药物条例》,贩运危险药物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0万元及终身监禁。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贩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