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长者堕电骗被呃219万 警拘5人最细16岁 双程证男监督交收过程
传统电话骗案仍然猖獗,骗徒会致电长者讹称为其子女或朋友,以干犯罪案需要保释金及赔偿等理由骗取金钱。警方于11月6至8日期间展开执法行动,成功瓦解一个跨境电骗犯罪集团,并以“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拘捕4名男子及1名少女,年龄介乎16至34岁。5人涉嫌与今年10宗“猜猜我是谁”电话骗案有关,骗取约219万元,其中涉款最高的案件为有骗徒假装受害人儿子,讹称急需金钱,最终骗取受害人70万元。警方更发现犯罪集团会派出内地骨干成员持双程证来港,监督整个交收过程。
东九龙总区重案组署理总督察谭颂琪表示,警方发现有犯罪集团招募多名本地人作收钱傀儡,负责向受害人收取赃款。经深入分析,东九龙总区重案组展开名为“红杖”的执法行动,于11月6至8日在全港多区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拘捕4男1女,包括一名持内地双程证的集团骨干成员及4名本地收钱傀儡,年龄介乎16至34岁。他们报称旅游顾问、仓务员、侍应、无业等。所有被捕人现正被扣留调查,拘捕行动仍然继续。
5人涉及10宗发生于今年9月至11月于全港多区的“猜猜我是谁”案件,10宗“猜猜我是谁”电话骗案的受害人年龄介乎67至93岁,全为退休人士。其中,被骗70万元的受害人因收到骗徒电话,对方讹称是其儿子并急需金钱。受害人不虞有诈,立即到银行提取70万元现金交给犯罪集团成员,最终发现受骗。
谭指,4名收钱傀儡协助犯罪集团处理数十万元赃款后,最后仅有数百至一千元酬劳。警方相信,犯罪集团是透过朋友介绍和社交媒体的“揾快钱”群组吸纳收钱傀儡。
此外,警方留意到犯罪集团为避免傀儡私吞赃款,会事前扣留傀儡人的身份证,并且拍摄傀儡人当日的外表作为纪录。当傀儡人收到指示要去某地方收取赃款,犯罪集团会同时派遣一至两名骨干成员监督整个交收过程,并在傀儡人收到赃款后,随即要求他到附近交出赃款予骨干成员。及后,骨干成员会即时将赃款存入犯罪集团的加密货币户口。
调查亦发现,犯罪集团为逃避警方追查,不会依赖单一傀儡人收款,反而会同时聘用多个不同傀儡人,从而扰乱警方。另外,犯罪集团派出的骨干成员为持内地双程证人士,集团利用他们在香港短暂逗留的特点,增加警方追查案件时的难度。警方正调查犯罪集团的背景。
警方高度关注电话骗案,并有以下呼吁:
(1)任何人经电话自称亲友,指自己更换新电话号码,并要求受害人借钱或汇款,均有可能为骗案;
(2)如有案件涉及保释金,请市民向有关警署核实,避免受骗;
(3)市民应主动关心亲友,尤其是长者,与他们分享以上防骗信息,避免他们成为受害者;
(4)任何自称内地政府或执法机构,并要求受害人交出银行或个人资料,均为诈骗;
(5)任何经电话自称内地政府或执法机构,并要求受害人开设银行账户以证清白,或要求受害人进行资产审查,提及保密协议条款或要求转帐汇款,均为诈骗;
(6)香港警方、内地政府或执法机构及均不会要求任何人经电话或其他社交应用程式进行笔录口供,亦不会透过相关渠道发出通缉令,上述情况均为诈骗;
(7)如有任何怀疑,市民应致电反诈骗协调中心24小时热线18222查询。
警方表示,会继续与各地区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强化长者防骗教育,并加强针对电话诈骗集团的情报网络,致力侦破同类案件,保障社区中每一位长者的财产安全。
警方重申,任何人如触犯香港法例第210章《盗窃罪条例》第17条“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最高刑罚为监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