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12万件冒牌货混入正货出口 海关检$6500万名牌袋、波衫等
内地“双十一”购物节折扣优惠吸引市民消费,有不法分子藉著巨大物流量,将冒牌物品混入正货的电商物品中,意图浑水摸鱼。香港海关展开为期三星期的跨境转运冒牌物品执法行动,一共侦破29宗案件,检获约12万件转运美洲、欧洲及中东地区的怀疑冒牌物品,包括GUCCI手袋、Hermès、DIOR鞋履及手袋、手提电话、足球球衣等,估计市值约6500万港元。
海关透过情报分析及风险管理展开事动,加强打击跨境无牌电商物品活动,并积极与一些负责处理跨境电商物流的大型平台加强合作,在这些大型物流中心加强巡查及检验。海关在位于各区负责处理跨境电商货物的物流中心,重点检查高风险的转口货物,最终在今年10月20日至11月14日期间采取代号为“双节棍”执法行动,成功在多个物流中心侦破了29宗涉及转运冒牌物品案件。
行动中,海关发现检获的冒牌物品种类繁多,包括服饰、鞋履、电子产品及奢侈品等,反映“双十一”期间独特的市场生态和不法份子的营运策略。因为有部份消费者在“双十一”的促销气氛下,希望用低于正货的价钱,购入有品牌标签的商品,这正正能为各种冒牌货提供广阔的市场。
海关指,“双十一”期间的消费者涵盖各年龄层,同时涵盖了各收入水平的消费者,例如年轻人会追求潮流服饰及新型电子产品。这现象促使不法份子必须提供多种商品以迎合消费者分散的需求。同时不法分子藉著“双十一”期间,企图将冒牌物品混入正版电商货物中,以逃避海关截查。
另外,海关检获大量电子产品及配件不乏新型电子产品配件,可见不法份子跟上潮流,希望在“双十一”期间推出新型号的冒牌物品作招徕。加上,相对大型的家电,小型物品如无线耳机,体积小巧,方便隐蔽及运输,货值亦相对较高。
同时,海关检获高仿真度奢侈品,例如GUCCI手袋、Hermès及DIOR鞋履、钱包等等,不法份子为针对不同的消费层级,除推出一般的冒牌货,亦会推出高级的高仿版本。海关版权及商标跨境调查组高级督察廖伟杰指,货品外有包装,仿真度高。他指,高仿版货品价格更高,令不法分子赚到更多利润,驱使他们不断提升仿制精致度,满足高端假货市场需要。据知,冒牌货品为正货价钱约2至3成。
海关呼吁,本地物流业界要对客户的货物提高警觉,假如怀疑所处理的货物涉及侵权活动,可以向海关作出举报。海关会继续留意物流业界的最新发展,并加强透过情报分析采取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不同层面的侵权活动。另外,消费者应光顾信誉良好的店舖或网店,市民若对于货品真伪有怀疑,应该首先向商标持有人或其代理商进行查询,以免招致不必要损失。
海关强调,根据《商品说明条例》,任何人销售或为售卖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元及监禁5年。
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冒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