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复活策展团队 + LF2作者Marti Wong专访 从打机解读时代文化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小朋友齐打交/LF2/打机/游戏/专访/展览】“挂住打机唔读书,迟啲你实后悔!”这句话,或许是香港几代人成长中最熟悉的“魔咒”。在传统观念中,“打机”似乎永远与“玩物丧志”挂勾。然而,启德AIRSIDE的《无限复活!不只是打机展》,却将这份“罪名”彻底洗刷。打机,对香港人来说,究竟意味著什么?

《无限复活!不只是打机展》(海报)

我们这次与策展团队Cultural Project的Oskar Leung,及Kimhung Design的蔡剑虹对话,并专访了香港游戏界传奇,《小朋友齐打交》创作者Marti Wong(王国鸿),一同按下我们青春的“Restart”键。

为打机文化按下“Restart”

《无限复活!不只是打机展》展览现场(airside)

走进展场,强烈的RGB色彩与像素(Pixel)风格的字体,瞬间将人拉回机舖氛围。策展人Oskar和剑虹笑言,这一切源于一次闲聊。“有次我们看到一部旧式足球台游戏机,就聊起小时候打机被妈妈骂的经历,”剑虹回忆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街边的机舖、游戏店一间间地消失。”

这个念头,成为了整个展览的起点。展览取名“无限复活”,灵感竟来自90年代“抄碟机”的电视广告口号。“这句口号既代表了当年的民间智慧,也契合我们想‘复活’一段记忆、重新思考游戏文化的理念。”Oskar解释道。对他们而言,打机早已超越单纯的娱乐,更是解读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切片。

《无限复活!不只是打机展》展览现场(airside)

而最能引起共鸣的,莫过于机舖场景。经典的《拳皇98》、《泡泡龙》街机,让人们可以像从前一样,投下一枚硬币“跟机”霸位,挑战身旁的陌生人。“我们想重现的不只是游戏,而是那种人际网络。”剑虹分享道,“以前机舖有很多术语,朋友约见面会说‘机舖等’,上班族会忙里偷闲去‘射波’(偷懒),甚至有‘单手打街霸’的都市传说。”

+6

“我们想探讨,在全球游戏浪潮中,香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Oskar总结道。展览没有选择罕见的“神级”收藏品,反而展出“雅达利2600”、“任天堂红白机”甚至“老翻”(盗版碟)等大家熟悉的旧物,并从中发掘香港的独特脉络。“最早接触家用游戏机的香港人,可能不是玩家,而是工厂女工。我们想找出这些隐藏在玩家背后,共同建构了香港游戏文化史的角色。”

+6

而在这个脉络中,《小朋友齐打交》(LF2)无疑占据了核心位置。“LF2诞生於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交替的年代,它完全由香港人创作,却风靡全球,”Oskar分析道,“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播方式,是孩子们拿著USB手指在社区中心、电脑房互相分享,建立了一个非常实体的线下社群。”于是,邀请LF2的创作者Marti Wong参与展览,成为了理所当然的决定。

《小朋友齐打交》创作原点

《小朋友齐打交2》“九龙城寨”场景(airside)

与Marti Wong的访问是通过视像进行的,镜头另一端的他,背景是为这次展览特制的《小朋友齐打交2》“九龙城寨”场景。“十几岁时,我最喜欢的就是《龙珠》、《圣斗士星矢》这些漫画,还有《街头霸王》、《双截龙》这类格斗游戏。”他回忆道,“我一直很期待有一款游戏,能将这些我喜欢的元素全部融合在一起。”等不到,就自己做。中五那年,凭著一股热情,他完成了第一代《Little Fighter》。

到了第二代,挑战变得巨大。“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些现成的游戏引擎或网上教学,所有东西都要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一点点写出来。”Marti坦言,当时连在画面上显示一张图,都可能要花上一星期。“第一个角色John(魔法师),我画了一个多月,当时真的觉得大学毕业都未必做得完。”幸好,他在大学遇到了同学Starsky Wong,帮忙解决了网络连线的技术难题,两人一同合作,才让LF2得以面世。

游戏中的经典角色,原来也是他个人喜好的“大杂烩”。“Davis的出波就像《龙珠》,Louis的盔甲有点像《圣斗士星矢》,”他笑著说,“有些角色,像Davis、Woody,甚至是我中三、四时做其他小游戏就已经有的角色。”至于角色的名字,有时更是随手拈来,“有些是直接翻字典后面附的英文名列表找的。”而他自己,最喜欢的始终是近身肉搏的Davis和Deep。

LF2推出后,回响超乎想像。伺服器因太多人下载而崩溃,甚至有欧洲玩家发电邮给他,讨论修改游戏数据、交流角色平衡心得。他才意识到,这款出于兴趣的免费游戏,已经冲出香港。

一个时代的共鸣

二十多年过去,不少3A大作的画面出神入化,为何这款像素风格的2D格斗游戏,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老实说,很多是集体回忆。”Marti很坦诚。“那时候刚好是学校开始有电脑课的年代,大家会偷偷在小息时玩;放学后,三五成群挤在社区中心的电脑前,贴著肩膀嘻嘻哈哈一个下午,这份回忆是无可取代的。”

当然,游戏本身的可玩性也是关键。“LF2的平衡性是经过长时间打磨的。当年有几十万玩家不断给我意见,我一个版本、一个版本地修改,才出现这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当年的“Indie Game”,如今推出Remastered(重制)版,并在Steam平台上架。Marti强调,他的目标是“复原体验”,而非彻底改造。“LF2的平衡是花了很长时间打磨出来的,如果现在大改,可能会失去那种最佳状态,习惯了某些连技的旧玩家也可能会失望。”因此,他目前的重点是优化底层代码、支援手掣、稳定网络,让体验更顺畅。

全新“九龙城寨”场景

这次与AIRSIDE展览合作,更催生了全新的“九龙城寨”场景。“南丰找我时,我觉得这个展览很有意义,便很想参加。”Marti说,“之所以选九龙城寨,因为AIRSIDE的位置离城寨旧址很近。而且,我小时候常去九龙城探望朋友,对飞机在头顶近距离飞过的画面印象深刻,便想把这份感觉带回游戏里。”这个新场景,既是对香港地标的致敬,也融入了他个人的温暖回忆。

从一个小小的个人兴趣,到成为代表香港的文化符号,Marti认为LF2的成功,与香港独特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九十至零零年代的香港,很流行‘炒埋一碟’的无厘头文化,就像周星驰的电影一样。”他形容道,“LF2的风格也是这样,很不一致,将《龙珠》、《街霸》等各种元素混在一起,但不知为何,大家就是喜欢。”

访问的最后,谈及未来,Marti语气回归现实。作为独立开发者,他坦言“要看收入”。目前他正努力完善LF2重制版,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完成另一款游戏《英雄大作战》。“如果收入无法维持生活,可能就要找一份兼职,再继续做游戏。”

【展览详情】
名称:无限复活!不只是打机展
日期: 即日至2025年11月9日
地点: 启德AIRSIDE GATE33艺文馆 (SHOP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