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度妍《樱桃园》剧评:百年经典成韩式群像剧 映射资本主义困局
【樱桃园/全度妍/朴海秀/亚艺无疆/舞台剧/剧评】在剧场界,改编契诃夫(Anton Chekhov)的作品向来是艰巨挑战。这位俄国文豪的剧作以对人性的洞察、对时代变迁的捕捉,以及既是喜剧又是悲剧的笔法闻名。其中,他最后一部剧作《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读者请自行斟酌。】
故事讲述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因无法面对现实,最终失去承载著家族荣光与童年回忆的樱桃园。不仅关于家道中落,更是预示旧时代将终结,新时代必然来临。一百二十年过去,当这个属于19世纪末俄罗斯的故事,被澳大利亚鬼才导演西蒙.史东(Simon Stone)移植到2025年的首尔,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由“康城影后”全度妍与《鱿鱼游戏》男星朴海秀领衔主演的韩版《樱桃园》,交出了一份颇具时代感的答卷。不仅是将剧目韩国化,更可以说是对原作的一次现代“仿写”。
从俄国庄园到首尔豪宅
契诃夫笔下的贵族地主柳苞芙(Lyubov),在韩版中化身为财阀家族千金宋道英(全度妍饰)。她不再是从巴黎挥霍归来,而是结束了在纽约五年的逃避生活,回到首尔那座由父亲在她16岁生日时所赠的玻璃大宅。这座豪宅,便是当代的“樱桃园”。
在这座大宅中,还有其不谙世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兄长宋在英(孙尚奎饰)。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解放农奴后崛起的商人,而是代表著新时代韩国资本力量的黄斗植(朴海秀饰)。
黄斗植的身份设定不再是农奴后代,而是宋家前会长司机的儿子。他童年时曾被宋道英温暖以待,这份恩情成为他向上爬的动力,同时也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让他即使功成名就,内心深处仍摆脱不掉那份自卑感。
导演兼编剧Simon Stone巧妙地将百年前的俄国故事移植至当代首尔,成果不仅没有违和感,其在地化的处理更是令人惊艳。他身为澳大利亚人,却对韩国文化的细节、语言幽默掌握得极为精准,足见其对文本深度消化后再创作的功力。
剧中,当黄斗植苦口婆心劝说宋在英兄妹面对现实、卖掉部分家族产业以解决财困时,被后者以絮絮不休的陈年往事打发。黄斗植终于崩溃,对著仿佛陷入时间循环的宋在英怒吼:“你就跟墙上那小鸟挂钟一样,卜咕、卜咕,Fuck You!(뻐꾸,뻐꾸,박규!)”可以看到Simon Stone甚至能玩转谐音梗,对韩式英文做出调侃,也为剧目带来更具现代气息的喜剧效果。
剧中那段复杂的三角恋,更是充满了熟悉的韩剧味道。熟悉原著的观众会知道,契诃夫笔下已有女仆杜尼亚莎(Dunyasha)、笨拙的叶彼霍多夫(Yepikhodov)和自大的仆人雅夏(Yasha)之间的情感纠葛。
而在这个版本中,就变成了女佣度娜、“备胎”司机艺彬与“渣男”秘书李主东的拉扯。三心两意的女孩、不愿给出承诺的“爱无能”精英男、默默守候最终却“弃船逃生”的工具人,都像是我们在韩国恋爱综艺或偶像剧中看过无数遍的经典人设,极具当代感。
不过,与其说这是老生常谈,不如说是导演巧妙地证明了:那些我们以为属于当代的“人设”,早已在文学经典中出现,只是换上了不同外衣。
无处可逃的玻璃囚笼
这次演出的舞台设计,是其好看的另一关键。整个舞台就是一座巨型的两层高透明玻璃屋,所有故事都在这个空间内同步发生。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莫过于导演将三个场景交错并置:楼上,二女儿海娜正与男友边东林尝试亲热;楼下客厅,母亲宋道英醉醺醺地躺在沙发上,甚至荒唐地为楼上的女儿加油打气;而在屋外(舞台的更高层),则是女佣、司机与秘书正在激烈争吵。
导演以声音作为线索,让观众的注意力在三个空间中不断切换,完美呈现了这个家庭内部伦理的崩坏、欲望的横流与沟通的彻底失效,创造出一种极具现代感的窥视与焦虑感。诚然,这种处理手法牺牲了“留白”,却也精准地描绘了我们这个被信息、欲望和资本追赶,无处可逃、无暇喘息的加速时代。
这座玻璃屋的崩塌,在剧中以两幕极具象征意义的场景呈现。先是幕后人员手持鼓风机,将满地黑色塑胶碎屑向上吹起,如同一场黑色的暴风雪,侵蚀著这座曾经的家园;待到黄斗植宣布买下房子后,他们则身穿工作服走上舞台,伪装成搬家工人,将屋内的一切清空。台前与幕后的界线被打破,戏剧与现实在此刻完美融合,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内敛 vs. 爆发
谈及这次演出,两位主角的表演绝对是核心亮点。全度妍时隔27年重返剧场舞台,她所饰演的宋道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难以驾驭的角色。这个人物的核心悲剧在于,她不是没有意识到危机,而是选择了逃避。她沉溺于过去的创伤(丈夫早逝、幼子意外身亡)与辉煌,用酒精和不合时宜的调情来麻醉自己。
这个角色没有太多大开大合的戏剧性爆发,其难度在于如何用日常化的、细腻的表演,去呈现内心的千疮百孔。这种“收”,或许比“放”更考验功力。她精准地传达出角色的虚荣、天真、自私与脆弱,人物可悲又充满魅力,让观众无法全然憎恨她,反而会对她那种不愿长大的任性,产生一丝复杂的怜悯。
与全度妍的内敛形成对比的,是朴海秀的惊人爆发力。他饰演的黄斗植,是全剧最大的动能来源。他务实、强大,却又被出身的自卑感所束缚。当他所有的善意提醒都被无视,最终亲手买下这座庄园时,张狂的喜悦、复仇的快感以及对昔日恩人的愧疚以同时迸发,展现了演员惊人的能量,为剧情推进带来了爽快的打击感。
新时代的资本主义困境
契诃夫的《樱桃园》写于1904年,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前夜,空气中弥漫著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剧中的大学生特罗费莫夫,正是当时激进知识分子的缩影。在韩版中,这种革命的迫切感自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当代社会中另一种意识形态的交锋。
宋道英的女儿海娜(李智慧饰),从普林斯顿毕业后,正在纽约大学攻读电影;她的男友边东林(南允浩饰),则是一位不断攻读博士学位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代表了当代受过良好教育、信奉自由主义(Liberalism)的年轻一代,口中谈论著改变世界,却往往流于空谈。他们与黄斗植所代表的实用主义、资本至上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将作品搬到当代,削弱了原作邻近革命的历史厚重感,却也巧妙地映照了当下全球社会的普遍困境:在财阀文化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侵蚀下,阶级固化、贫富悬殊,而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又显得何其苍白。这出剧不再是关于一个阶级取代另一个阶级的宏大叙事,而更是映照当代韩国,乃至整个东亚社会在高速发展后所面临的困境。
导演曾说过:“在这个时代的香港,有人来看一出澳大利亚导演改编自俄国剧本的韩国戏剧,已经是一个很伟大的连结。”或许这正说明了经典作品的生命力,改编的意义不在于一成不变全然复刻,而在于能与不同时代的观众产生新的对话。当我们坐在剧场中,看著首尔的故事,或许也会照见自身的焦虑与惘然。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