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液体黄金”流入中国山区 油橄榄如何扎根甘肃?

撰文: 当代中国
出版:更新:

提到橄榄油,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地中海,而如今,能产出这种“液体黄金”的果子——油橄榄,已经成为中国甘肃的新特产。
甘肃省陇南市,被称为“中国油橄榄之乡”,当地油橄榄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人民币,其产出的橄榄油获得100多个国际奖项,产品更远销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原本只生长在地中海国家的油橄榄,是如何跨越万里在中国西北山区扎根?

甘肃陇南:中国油橄榄之乡

橄榄油含有丰富营养,被称为“液体黄金”。(网上图片)

在国人日渐注重健康饮食的当下,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如今出现在愈来愈多中国家庭餐桌上。不过,首先要厘清的是,能产出橄榄油的植物,正确名称叫做“油橄榄”(又称木樨榄),和原产于中国本土的“橄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橄榄油含有丰富营养,被称为“液体黄金”。(网上图片)

如何分辨油橄榄和橄榄?除了比较专业的生物学定义,其实从外形上看就能简单区分。油橄榄的果实比较圆润,呈椭圆形;而橄榄的果实多为两头尖,果实成熟时为青绿色或黄绿色。

油橄榄和橄榄还有一大区别是,橄榄能直接生吃,入口带有酸涩,苦后回甘;而油橄榄则不能生食。

如今,油橄榄早已不仅在地中海地区种植,而是漂洋过海,在中国落地生根。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引种和推广,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均有种植,其中甘肃省的种植面积最大。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一处油橄榄种植基地。2005年,“武都橄榄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网上图片)

地处西北的甘肃省陇南市,是中国油橄榄主要种植区和橄榄油核心产区之一。当地油橄榄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大约相当于6.6万公顷),约占全国的一半;鲜果年产量已达到6万吨。

当地已形成了引种选育、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橄榄油全产业链,有20多家油橄榄加工龙头企业,综合产值达45亿元人民币。如今的陇南,已成为“中国油橄榄之乡”。

甘肃陇南加工企业的厂区内,满载油橄榄鲜果的货车穿梭其中。(网上图片)
甘肃陇南一间油橄榄公司,员工在包装油橄榄产品。(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甘肃陇南的橄榄油,亦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出口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还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这两个地中海沿岸的橄榄油主产国。

不仅持续开拓国际市场,甘肃陇南橄榄油在业内亦已斩获100多个奖项。在2023年的“柏林全球橄榄油奖”(Berlin GOOA)大赛中,甘肃陇南提交的“有机特级初榨橄榄油”样品,在30多个国家提送的800多个样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项金奖、1项银奖。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一间油橄榄加工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作业。(网上图片)

甘肃为甚么能种好油橄榄?

油橄榄为甚么能在甘肃繁茂生长?最重要的当然是理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

1964年,地中海东部沿海国家阿尔巴尼亚,将上万棵油橄榄树苗赠送给中国,它们被分配到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8个省区的12个引种点。

1964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云南昆明海口林场,亲手栽种了1株由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油橄榄树苗。(网络图片)

不过,油橄榄一开始在这些地区试种后结果并不理想,病虫害严重,产量低。1970年代,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开始从陕西省汉中地区批量引种油橄榄苗木。

位于大西北的甘肃陇南,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同处于神奇的北纬33°。这里的山丘光秃秃,种粮食的收成并不好;但当地的低山河谷地带气候,却与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油橄榄到了这里,一点都不“认生”。

甘肃陇南市年均降雨量600毫米,拥有充足光照及弱堿性土壤,被专家认证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网上图片)

1998年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发布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新增了中国产区,甘肃陇南第一次被标注为“一级适生区”。2003年,陇南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更为当地种植油橄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甘肃油橄榄产业发展之路

不过,油橄榄在甘肃的生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各种挑战。

首先,当地油橄榄存在出油率低、质素差的问题。后来在政府主导下,陇南武都区开始对原有的树种进行新栽补植,将原有的出油率低、产量少的老旧品种更新换代,引进奇迹、阿尔波萨拉、豆果、莱星等优良品种,令油橄榄质素和效益逐年提升。

陇南油橄榄历经了半个世纪的驯化,当地在170多种试验株中,淬炼出8大省级良种。图为当地种植的“奇迹”品种油橄榄。(网上图片)

而且,甘肃陇南的油橄榄种子,还2次乘搭神舟飞船升空,在太空“生活”。这是为了帮助解决新品种选育滞后、国外引进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级不稳定的问题。

油橄榄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贵德在观察航天育种的油橄榄苗生长情况。(网上图片)

其次,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平原地形不同,陇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这导致当地较难发展机械化采摘;此外,当地降水量少,而灌溉充分的油橄榄树和依靠自然降水的油橄榄树,产量差距可以达到50%以上。

因此,武都区正在加大油橄榄适生区内水、电、路、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山地单轨运输机,引进研发适合陇南山地的小型、便捷、半人工的采果机等林业机械,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去年还引进了农用无人机运苗,大大降低成本。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陇南油橄榄的市场品牌与产业影响力,当地形成了“种植户+合作社+协会+基地+公司”的合作模式,推行订单农业。

甘肃油橄榄助力脱贫 改善生态

油橄榄在甘肃陇南的发展, 亦带动当地脱贫致富。油橄榄产业目前已惠及20多万农民,主产区的159个贫困村1.01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

甘肃陇南武都区果农采收鲜果。(网上图片)

当地油橄榄加工的龙头企业,还为贫困村援建节水灌溉设施、免费提供良种苗木,并且优先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优先收购鲜果。

陇南油橄榄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单止带来经济方面的改善,更逐步发挥重要生态作用。

陇南是全国四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而油橄榄是常绿树种,其根系发达,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如今,油橄榄既提高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也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油橄榄亦令陇南昔日的荒山土坡披上绿装。图为如今的陇南佛堂沟,已种植了绿油油的一大片油橄榄。(网上图片)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油橄榄亦令陇南昔日的荒山土坡披上绿装。图为1990年代的陇南佛堂沟。(网上图片)

目前,中国橄榄油年消费总量约为5万吨,而国产橄榄油年产量尚不足1万吨,消费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国产橄榄油在特级初榨橄榄油品质上,具有领“鲜”优势,最快能在采摘后100小时内上市;加上近年欧洲酷热天气导致橄榄油减产、价格飙升,未来随着国内油橄榄产业不断发展,中国产的橄榄油前景广阔。

象征和平、团结的油橄榄树,已在中国稳稳扎根,枝繁叶茂,生长出富足健康生活的新希望。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阅读:日本抹茶产自贵州?这里抹茶出口全球第三|中国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