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私有化|汇丰千亿谋洗坏账 其实执平货? 专家料失败机会大

撰文: 郑文玥
出版:更新:

恒生银行(0011)坏账警钟敲响已久,母企汇丰(0005)突然宣布出手,以每股155元作价、1.8倍市账率估值将其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尽管汇丰财大气粗,但购入恒生仍需斥资逾千亿,公司明言,未来三个季度内将不再启动任何进一步的回购,变相也算是“牺牲”股东利益。

汇丰行政总裁艾桥智称,私有化举动与恒生坏账无关,有专家分析指出,此举确乎未必意味著恒生情况急转直下,反而是趁情绪较负面时出手,是“执平货”的聪明做法。其亦提醒称,对比早先港银私有化的先例,今次汇丰出价其实不算高,未必志在必得,反而失败的机会略大。

汇丰(0005)突然宣布出手,以每股155元作价将恒生银行私有化,并撤销上市地位。(资料图片)

汇丰明言关注恒生“债弹” 郭思治:私有化可助减少披露

汇丰对于恒生的坏账关注已久,今年8月业绩会中,汇丰财务总监郭珮瑛(Pam Kaur)明言,未来最为关注的重点,就是被列信用减值的香港CRE(商业房地产)贷款。早先外电消息亦传,汇丰罕见主动要求恒生,清理出售港房地产不良债务组合,亲手拆“债弹”。

翻查财报,上半年汇丰在香港CRE贷款,被列信用减值的部分有51亿美元,当中14亿美元贷款的贷款价值比(LTV ratio)为超过70%,主要便来自于恒生,足见一损俱损。

话虽如此,恒生毕竟尚在运行,汇丰又何必急于出手?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指出,汇丰作为大股东,一旦恒生坏账爆煲,终归要出手相救,且届时影响更为负面。而现在及时将其私有化,可以减少相关负面消息的披露及公布要求,利于集团的整体形象。

郭思治表示,现在及时将恒生私有化,可以减少负面消息的披露及公布要求,利于集团的整体形象。(资料图片)

千亿斥资不及汇丰半年盈利 料仅不利短期情绪

而视乎汇丰今次作价,较恒生银行上日(8日)收市的119元,溢价约30.3%,整体交易规模约1061亿元。对照公司整体财务状况,汇丰上半年列帐基准税前盈利录得158亿美元,虽然同比跌近27%,但仍折合约1232.4亿港元。换言之,尽管豪掷千亿,其实不到汇丰半年的盈利。

且由于汇丰一般会在公布季度业绩时,启动新一轮20至3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依照公司惯例粗略估算,停止三季度的新回购动作,可节省60至90亿美元的回购资金,折合也有468至702亿港元。

郭思治评价认为,汇丰“家大业大”,今次收购对于汇丰只有短期的负面情绪影响,长远并不会影响其财务表现。汇丰预期,透过剔除恒生银行的非控股权益盈利扣减,私有化将会提升每股普通股盈利,但略影响一级资本比率(CET1)。公司行政总裁艾桥智,接受外电访问时也指出,交易不会影响汇丰2025年的股息支付率。

汇丰行政总裁艾桥智指,交易不会影响汇丰2025年的股息支付率。(资料图片)

溢价三成PB仍低 梁杰文:不失为聪明人“执平货”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市场憧憬私有化成事,令恒生股价今早一度炒高四成。郭思治也指出,于恒生股东而言,趁高沽货转买入汇丰,不失为双赢的好策略,但《香港股票财技密码》作者梁杰文仍提醒,汇丰今次看似溢价三成,其实出价不高,私有化失败机会更大。

梁杰文指出,银行股估值不宜参考市盈率(PE),而应该对照市帐率(PB),以每股帐面净值83.907元计,目前恒生PB约1.8倍。他介绍指,对比早先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越秀集团私有化创兴银行等先例,交易银行有逾2倍的PB,足见汇丰今次出价未算高。

他分析称,一方面,恒生自身的坏账确乎不利其估值,有潜在的风险;另一边厢,汇丰亦不乏有“执平货”的打算。尽管汇丰已然是恒生母企,但恒生如此体量与历史的公司,想要收购绝非易事,“要在它最有危险,有很多坏消息的时候买,才是便宜的,聪明的人一定这样做!”

因此梁杰文认为,恒生合理的PB应介乎2.3至2.5倍,换算约193元至210元,由于今次汇丰明言不会提高作价,因此其认为,私有化失败的概率其实更大。且根据监管规则,若私有化要约失败,在一年内不得重提,因此有可能今次未能成事,一年之后汇丰加码出价之后,恒生股东方会应允。

以每股帐面净值83.907元计,目前恒生PB约1.8倍。(资料图片)

猜测恒生将或炒人逾三成 撑CRE坏账危机可解决

从长远看来,尽管汇丰明言,尊重恒生银行植根香港近百年的深厚传统,保留其根持牌银行认可, 并维持独立的企业管治、品牌形象、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分行网络。梁杰文仍认为,对比早先两边分行各自零散的局面,料长远还是会走向合二为一。

人事变动方面,汇丰亚洲及中东地区联席行政总裁廖宜建向传媒形容,今次收购是对于人才、资源与科技的整合。梁杰文则推测称,如若私有化成事,伴随架构的整合以及AI等科技的应用,恐恒生难免启动裁员,不排除大幅削减人手三至四成的可能。

不过他补充称,伴随今年港股畅旺,投资回报丰厚,可帮助偿还债务,相信本港商业房地产最坏的时间已过。他提及,早先传出阿里巴巴(9988)入市本港甲级商厦,便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因此所谓的CRE坏账问题,也有机会伴随股市的转好,逐步解决。

宏高证券投资经理梁杰文表示,私有化恒生不容易,“要在它最有危险,有很多坏消息的时候买,才是便宜的,聪明的人一定这样做!”(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