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神话现裂痕 股一蓝价便残 拆解港股染蓝魔咒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香港金融市场流传著一个都市传说,就是上市公司一旦晋身成为蓝筹股后,便是股价从高位回落的起步点。相反若果被剔出恒指,却是迎来翻身之日。这个传说,亦成为部份投资者,采取逆向操作的指标。

市场人士会关注,究竟蓝筹魔咒是一个都市传说,或是反映出股价见顶的信号?与其“一味靠估”,不如透过实际例子作出分析吧。

恒生指数为港股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数。

要数晋身成为蓝筹股后,股价大幅走样的最佳例子,就肯定非Labubu母公司泡泡玛特(9992)莫属。该公司在今年8月22日,获恒指公司宣布纳入为蓝筹股。虽然染蓝后股价曾有短暂的蜜月期,并且再创下新高,但是股价升势相当短暂,之后便进入持续下跌阶段。至今年10月底,即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股价累计跌幅达到35%。表现远远落后于大市。至于在分析有关现象前,不如先了解一下要晋身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又有何条件?以及为何上市公司视获染蓝为荣耀?

恒生指数由88只成份股组成,反映出目前中港两地经济状况。(夏家朗摄)

小题一﹕要纳入恒生指数 须过符两要求

恒生指数自1969年面世以来,一直为香港股市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数。相信唔少上市公司,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指数成份股的一员。从1969年推出恒生指数以来,只有4间公司一直可以坚守蓝筹身份。其中之一,就系本地龙头企业汇丰控股(0005)。可想而知,若上市公司能够成为恒指成份股一员,绝对是一个荣耀。因为获纳入成份股,反映出市场人士,已经肯定有关上市公司能够作为行业代表。

要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要符合两项要求﹕分别是市值及股份流通性。截至今年10月31日,恒指成份股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腾讯(0700),其市值超过5.7万亿元。至于市值最低的蓝筹股为国药(1099),市值约为260亿元。要追上腾讯的市值,相信系相当艰巨,但是追赶国药的市值,又似乎并非难以做到。就以同为医药股的信达生物(1801)为例,公司市值接近1,500亿元,已超过不少成份股市值。单论市值,已足够晋身恒生指数。因此每当恒指公司季检前夕,市场人士会将信达生物视作为“染蓝”热门。

恒指改革反映经济转型及中港融合

既然获得纳入蓝筹股的上市公司,都是行业代表,背后反映相关公司,不论在业务发展上或是业绩表现上,都是手执牛耳。

目前恒生指数合共有88只成份股,除了汇丰及中电(0002)等老牌蓝筹股,以及新地(0016)及长实(0001)等本地地产公司。

汇丰等4间公司,一直是恒生指数成份股。

随著中港两地经济日益融合,以及内地企业积极来港挂牌,因此恒指公司对恒生指数进行改革。在过去20年,将大量中资公司加入恒生指数内。包括建设银行(0939)及中国人寿(2628)等大型国企。近年亦有纳入大量内地民企,例如腾讯及阿里巴巴(9988)等科技企业,以及纳入药明生物(2269)等医药企业。相关改革,不单止显示出中港两地经济融合,以及中资企业,在香港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时亦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例如腾讯等获“染蓝”,反映出科技行业在内地经济影响力逐步提高,所以恒生指数就是经济状况的指标。

既然获纳入恒生指数是荣耀,又为何金融市场上有“蓝筹魔咒”的说法?同时又是否有足够例子,去验证相关说法是否成立?翻查从2024年2月至今年8月,恒指公司合共7次季度检讨结果,合共有3次季检是决定不作出调整,另外4次的季检结果是有调整成份股组合。其中被剔出的股份,包括新世界(0017)﹑碧桂园服务(6098)。至于纳入的股份分别为快手(1024)﹑新东方教育(1787)﹑比亚迪电子(0285)﹑美的集团(0300)﹑中通快递(2057)泡泡玛特﹑中电信(0728)及京东物流(2618)。恒生指数成份股由82只增至88只。

美的集团在今年6月获纳入恒指成份股。

晋身蓝筹股价定变丑?

至于获纳入恒指的8间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如何?翻查比亚迪电子自去年6月7日﹑即正式获纳入恒指前夕至今年10月31日,期间股价累积升幅13.1%。至于今年6月染蓝的美的集团,期间股价累积升幅约为11%。两间公司股价染蓝后,股价都有录得升幅,而美的集团表现更跑赢恒生指数。

不过亦有上市公司染蓝后股价大幅下挫,最佳的例子就是泡泡玛特,泡泡玛特股价近年乘势而起,Labubu更出现“一娃难求”状况,成为泡泡玛特业绩及股价上升动力。今年8月泡泡玛特获纳入恒指前夕,公司发布了中期业绩,半年多赚近4倍至45.74亿元人民币,收益同比增加204%至138.76亿元人民币。其中Labubu所属的精灵天团系列,收入达到48.1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收入为34.66%。虽然仍未能撑起半边天,但是已反映Labubu是泡泡玛特的金蛋。主席及行政总裁王宁在发布会上,对今年公司业务发展相当乐观。他指出曾希望今年公司收入,可以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但是现在感觉,今年应该300亿元人民币也很轻松。在业绩加持下股价很轻松地,站上320元再创新高。

泡泡玛特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迷你版LABUBU(POP MART官网)

恒指公司在8月22日收市后,宣布将泡泡码特纳入恒指,在之后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延续升势,一度高见339.8元,市值超过4000亿元。之后公司股价持续向下,在10月23日,股价曾单日下跌11.3%。其后股价未见太大起色,于10月31日以221.6元收市。即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公司股价累计跌幅接近35%。同期恒生指数却录得约2.2%升幅,反映出泡泡玛特远远跑输大市。

同样在8月22日,获恒指公司宣布纳入恒指的中电信,以及京东物流,两者累计跌幅约8.5及2.5%跌幅远远低于泡泡玛特。看来泡泡玛特是蓝筹魔咒的最有力证据。

券商合力唱好 股价亦未见起色

泡泡玛特股价跑输大市是事实,是因为估值太高?或是因为有竞争对手出现,导致Labubu受欢迎程度已大不如前?目前还未有定论。不过泡泡玛特在今年8月底,推出的Mini Labubu,在二手市场未见有声势浩大的反应,难免引起外界有这样的猜想。

但是券商对泡泡玛特仍然抱持正面看法,包括汇丰及摩根大通等券商,在泡泡玛特于10月21日,公布第三季收入同比增加介乎2.45倍至2.5倍后,随即发表报告唱好。将目标价上调,最新目标价分别为392.5元及350元,投资评级分别为买入及增持。摩根大通更指出,泡泡玛特第三季业绩优于预期,预料在第四季业绩更强劲,认为可以受惠于产能及节日与假日。至于在一众券商中,瑞银给予泡泡玛特的目标价最牛,达到435元,更指出公司第三季,在本地及海外市场季绩显著较预期理想,并且接近高峰季。

即将推出的“星星人美味时刻系列”。(Pop Mart官网)

券商的加持,只能让公司出现短暂的反弹,至10月23日股价再度下挫,跌幅更是半年以来最大,其后股价更不断向下。看来众券商要再努力,先可以让公司摆脱蓝筹魔咒,又或者是Labubu等一众精灵,以及与星星人合力,才可以让泡泡玛特解除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