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言自得|阅兵过后,然后呢?

撰文: 杨志刚
出版:更新:

中国九三大阅兵振奋了14亿人民,震撼了世界。中外不少评论员都多方面解读阅兵的意义和影响。但最重要的问题是:然后呢?除了令人振奋的回忆片段,还有什么?

杨志刚专栏|扬言自得

既然是阅兵,就从军事上的“然后呢”谈起。美国为了延续其霸权,到处耀武扬威,并以讯息战和认知战,塑造天下无敌的形象,美国军备被吹嘘得跨代辗压。中国相反。5月7日印巴空战,印度掌握了巴基斯坦出动的是中国歼十战斗机、发射的霹雳15导弹射程是145公里。这是中国售武时公布的参数。

印度和美国一样,是“吹嘘式思维”。他们的认知是:售武公布的射程是145公里,这代表在最理想条件下被吹嘘得最远的“极限射程”。故此印度严令所有战斗机不得进入歼十的145公里范围。但结果是,印度战机在170-200公里的绝对安全区被击落。

原因是中国的心态相反。中国公布射程145公里,就是在任何最恶劣的情况下,都能确保射程达145公里的最低保证。要做到这份品质保证,唯一方法就是在设计和制造时预留大量的“射程余量”。在正常情况下,实际射程就远超145公里,于是可以打下印度飞机。这不是“低报射程,诱敌深入”,而是我们内敛、务实、可靠的民族性

以中国“军力余量”的内敛和务实,居然以大阅兵如此高姿态向全世界展示军威,让对手目睹我们的钢铁意志,一窥我们的钢铁阵容。这向全世界传达的讯息很清楚:我们真正的实力,你想像不到

为何要向全世界传达这项讯息?因为大阅兵圆满结束后,就是磅礡前进的新开始。是积聚了14亿人民乘以80年拼搏的力量,向历史新阶段的前进。“想像不到的实力”,是最有效的威慑力,让我们在不断前进中取得“和平胜利”。

我们肉眼会见到的前进之一,将会是国家全面行使对台湾海峡的管辖权。快则一年,迟则两年,定必实现。

国家外交部早于2022年6月13日已正式公布:“台湾海峡最窄处为70海里,最宽处若220海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国国内法,台湾海峡水域由两岸的海岸向海峡中心线伸延,依次为中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在相关海域的合法权利。”

在这公布之下,外国军舰在台海只可以“无害通过”,不存在自来自去的“自由航行”。但公布作出了三年多,美国军舰却依然以自由航行为名,穿越台湾海峡,公然践踏我国的管辖权。以往美国军舰几乎每月一次例行穿越台海。近年虽然有所下降,2023年下降至六次,2024年是五次,今年至今有两次。对上一次发生在本年五月,但践踏依旧。

以我们国家的军力,在沿海岸线3千公里内,我们有能力克敌,但我们一直克制,未行使对台湾海峡的管辖权。这份克制,与我们的实力并不相称。在大阅兵后的新前进,行驶对台海的管辖权是必然之举。我们已发出明确讯息,美国会否继续以航行自由在台海寻衅滋事、我们国家会如何应对,这值得大家拭目以待。但最迟两年之内,美军在台海的所谓“航行自由”必成历史。

再然后,就是展示万无一失的跨代辗压辗压军力,以及以“你想像不到的威慑力”,统一台湾。四年之后,就是建国80周年。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建国80周年还未统一?可能吗?

国家统一只是我们伟大复兴中的基本步。伟大复兴的前进,不是单维度单方向的雷霆一击,而是全方位、成体系的全面推进。是正义的前进、和平的前进。有人民生活不断提升的前进、有医疗健康不断改善的前进、从人类登陆月球到火星探测的前进、还有我们环境不断美化、生态不断优化的前进。新的前进路上,有不断可歌的凯旋,不再有可泣的悲壮。

这次大阅兵正式开始之前,是学生的大合唱。第一首唱的是《松花江上》。这是我儿时经常听家母唱的歌。家母唱时,我听到的是哀伤。今天学生的合唱,我听到的是振奋。从哀伤到振奋,我们用了80年。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崛起,我们感情上太漫长的复兴。我们期待大阅兵之后的不断前进,亦时刻铭记80年来先辈的牺牲。他们以我们想像不到的牺牲,换来今天我们对手想像不到的力量。

作者杨志刚是香港浸会大学前协理副校长、中文大学前专业应用教授。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