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一名港人眼中的九三阅兵
作为一名香港市民,我有幸作为观礼嘉宾站在天安门广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望著眼前巍峨的天安门城楼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雄壮的军乐声中,一支支徒步方队迈著铿锵有力的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仿佛在诉说著一个古老民族迈向复兴的坚定决心。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次纪念活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回应。来自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领导人、前政要、高级别官员、驻华使节和友好人士等确认出席中方纪念活动。这表明虽然时光流逝,但历史真相和和平愿景仍然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这是“共同守护历史记忆、捍卫和平与正义的愿望和决心”的体现。
80多年前,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不仅为国家安全而战,也为世界和平而战。这段历史不仅属于内地同胞,也同样属于港人。抗日战争期间,香港也曾沦陷,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港人不畏强暴,踊跃参加抗日游击队伍,为保卫家园贡献力量。这段共同的历史记忆,将香港与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想起香港的抗战历史,想起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港人先烈。他们的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在激励著我们。
作为香港居民,我深刻理解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这是中国从历史中汲取的深刻教训,也是香港赖以繁荣的基石。
我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应对金融风暴、抗击非典疫情,还是在中央支持下保持繁荣稳定,香港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观看阅兵过程中,我不禁思考:香港的未来在于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像80年前我们共同抗击外敌一样,今天我们需要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回顾抗战历史,展望未来征程,香港应当更加积极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融入,也要在精神文化上融入,共同维护民族大义和国家主权。
当前香港已经恢复秩序,重回发展正轨。作为一名港人,我深知香港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同时,香港也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观礼结束时,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光芒照耀在天安门广场上,也照耀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一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平的珍贵和发展的不易。回顾抗战历史,展望未来征程,香港应当更加积极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融入,也要在精神文化上融入,共同维护民族大义和国家主权。
观礼结束后,我小心翼翼地收起那份观礼服务包,它将与其他纪念品一起,成为我个人珍品收藏的一部分。带回香港的,不仅是这些实物纪念,更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和对和平未来的期许。这份期待,也是750万香港同胞的共同心愿。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