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炜光|大湾区生活——舒适生活!堪比神仙生活!
黄丝最近为一篇报道而十分雀跃。光看标题——《港人湾区移居失败 回流香港揸的士仲好揾?》,便知道该篇报道是很有立场的。笔者自2020年8月长居广东中山地区,迄今已逾5年;笔者的亲身经验是:大湾区生活,舒适生活!笔者简直是乐不思港。
上述那篇文章说一位有11万粉丝的YouTuber大卫,在东莞生活了7个月后,熬不住而回流香港。大卫对记者说:他花月租4,000元,租下东莞过千呎住宅,并添置电动车代步。早期他还拍片分享住虎门享受各种自由,财务自由、消费自由、出行自由、空间自由等等。他甚至说平日美团叫外卖,5元就能食个早餐,性价比高,生活便利。
但之后,他开始“唱淡”湾区生活,指出揾工困难,并说“除非有被动收入否则会好痛苦”,并说收入太低——这当然是相对香港的收入而言。大卫又说,在内地失业4个月后回流香港“揸的士”并作直播,一天连奖金收入超过2,600元港币、车费收入2,100元港币,扣除成本“净袋”1,450元港币。他估计如果努力工作,揸的士月入45,000元港币不是梦。
笔者看完大卫的经歴,哑然失笑。首先,以大湾区的物价,大家都能想像到当地工资不可能和香港比较。否则,当地物价又怎会这么便宜?港人要在大湾区退休或“青年养老”,便是假定自己不用再工作,或至少是做“风流工”;否则又怎算是退休生活?若要在大湾区创业或就业,那么便不可能经常往返内地和香港;因为这样会很劳累。故笔者一直建议,那些能在网上工作来赚取收入的港人,十分适宜长居大湾区。笔者便是其中一员,以每两天写一篇政论文章的稿费来赚取收入,以免只是用自己的积蓄。
中山每天有7班轮船由中山马鞍岛翠亨新区来往香港尖沙咀中港城,船程为1小时零5分。只要不是台风天,来往香港市区,非常方便。至于住所租金,以笔者所在的中山小区为例,三室两厅:面积在90-118平方米左右,月租范围大致在2,200-3,000元人民币。若要住得更宽敞一点,可以选择四室两厅:面积约140平方米,月租为3,000-3,299元人民币。比上述那位大卫在东莞租100平米的房子还要便宜。若要租用车位,也只是300元人民币一个月。
在中山还有一个优点,这里识讲广东话的人很多,包括笔者曾参观过的华宇乐颐养院,由院长到管理层,都讲广东话。纵使遇上不懂说广东话,绝大部份都能听懂,典型的“识听唔识讲”。对一众不太懂说普通话的香港长者来说,中山和香港其实没有多少差异。今天的香港,也有不少场合要说普通话呢!
中山还有一个和香港相似,但又更胜一筹的优点:饮食。在中山,吃饭时喝点小酒,要找代驾极容易,价钱又相宜。唯一一个例外时份是“春节”。因为这是我国的大节,很多代驾师傅都回鄕过年了。良友共聚,要订个房间吃饭,极少遇到要“最低消费”的。笔者和一批香港好友,甚至搅了个“太白会”微信群组,人多容易多点好菜,又可以多饮几支不同产地的葡萄酒。上次聚会在东区“新朝富轩”订了个房间大吃大喝,总价才1,900元人民币左右,12位会员每人付自己一份,盛惠人民币151元。
笔者在中山最大的“happy problem”是:容易发胖。因为实在太多美食,且性格比很高。在中山,也不光是各地的中餐,还有日本餐、西餐、泰国菜、拉面等。当然,中餐以外的选择,一定不够香港多。中山吃西餐,有一家叫“威尼斯”的西餐厅,开业过十年,在中山非常有名。吃好东西需要有好的牙齿,中山的“松鼠齿科”,人民币68元便可以有专业护士用机械为你一次洗牙,其停车场还是免费的。身体检查方面,中山东区的“影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源自上海的自主研发团队,该公司总部曾获习近平主席亲临参观肯定,其在全广东省只有中山这一家分部,且费用只是香港同类检查的1/3价钱。影帝任达华也每年来这里检查,并和医护合照。
至于上网做节目或获取资讯,在中山也是很方便的。笔者认识一位真正网红“大卫Sir”,他每天都有多个网上节目,是真正能通过互联网赚取不俗收入,养家活儿的自由职业者。笔者每逢周四晚,也会和他来个叫《正本清源》的直播。有逃到海外黄丝说:在大湾区生活没有言论自由。此言差矣。特区政府出现买冒牌水事件,笔者便是在和“大卫Sir”的直播中提出要有官员“人头落地”,该评论还获01予以报道。自那个评论后,笔者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是敢言如故。
笔者在中山,又很喜欢泡在商场里的书店,看看书,写写稿。书看久了,又可以戴上耳机看YouTube。笔者最喜欢去中山东区的富逸城,该商场2024年9月8日开幕,至今才一年多,且提供5小时免费泊车。富逸城内的“覔书店”,书种琳瑯满目,且是连通了商场的3楼和4楼,空间感极好。该商场5楼又有电影院,电影票一般是30-50元人民币一张。执笔之时,笔者又刚为自已的“爱驹”——吉利越野车做了保养,就在小区旁边的快准车服,只需一顿午饭时间,之前又不用预约,连换机油及检查,盛惠370元人民币。
上周,超级台风“桦加沙”来袭,中山和香港都全城戒备,不敢怠慢。地形关系,中山受影响程度,远比香港低。之前的准备和抢购,纯粹是有备无患。抢赚也很方便,笔者在台风来临前夕的9月23日中午,找个有中山山姆会会藉的朋友代购,三天粮食和饮品,两小时内便送到家。
总的而言,以笔者过去5年在中山的真实体会,早上起来骑完单车去吃早餐,之后是看书写稿睇YouTube,晚上和朋友们共聚,月旦时事,快意人生。笔者常说:大湾区生活,舒适生活!甚至堪比神仙生活!
作者冯炜光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特区政府前新闻统筹专员。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文章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