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珊|汇丰私有化恒生 金管局宜加强监管 保障市民财富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2025年10月9日汇丰集团(HSBC)早前提出以每股155港元的价格,透过“方案安排”私有化恒生银行,作价较恒生近期股价有逾30%溢价。汇丰披露,交易将使其普通股一级资本(CET1)比率在交易首日下降约125个基点,并为恢复资本目标,将暂停未来三个季度的股份回购。金管局表示,正与有关银行保持对话,并关注相关监管审批程序。

相关文章:
汇丰私有化恒生|别了厂佬银行 别不了金融地产?

过去数季度,恒生银行的信贷质量明显恶化。汇丰自去年已要求恒生加大处置风险资产、出售不良项目组合及收紧风险管理。是次私有化有机会使汇丰能更灵活地处理恒生的不良资产,长远有助提升整体资产质量,亦为恒生的少数股东提供“即时现金回报”的退出方案。汇丰表示会继续以至加大在香港及区内的投资。

私有化恒生银行
减少市场独立性

然而,从市场竞争角度看,恒生被私有化将减少本地银行市场的独立性,长远对竞争环境的影响,需靠监管政策加以平衡。市民及投资者需审慎决定。而在公司私有化等重要股东决议中,反对特定提案的股份所代表的票数,不能超过所有不具利害关系的股东(即非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士持有的股份)总投票权的10%。 这是一个衡量股东会能否通过某项提案的重要标准,以确保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保障。

笔者作为西贡区议员及香港新界中小企总会会长,认为要欢迎外资在香港作出长期承诺,亦必须警惕交易可能带来的企业治理、市场集中及短期风险。关键是在鼓励资本来港、维护金融稳定与保障公众利益之间取得平衡,确保监管透明、竞争公平及系统性风险可控。

保障平衡公众利益
监管透明风险可控

回顾过去,汇丰的企业决策曾多次影响本港小股东权益。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不少港人集资供股以弥补汇丰在美国的投资亏损。然而十年后,即2019年底,汇丰却因应英国监管机构要求,宣布暂停向香港股东派发股息,对小股东造成重大打击。当时,笔者曾组织“汇丰小股东大联盟”,协助股东透过小额钱债审裁处追讨权益。

此外,笔者亦多次倡议汇丰应考虑分拆亚太地区业务的股权,厘清不同地区的管辖归属,并将总部迁回香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自主运作,保障香港资金免受外来因素影响。笔者深感,诚信与管治精神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在今次汇丰私有化恒生的交易中,金管局的后续监管与审批至关重要,需要确保这一涉及全港市民资金的重大交易不会影响金融稳定、客户利益和市场公平竞争。

作者方国珊是西贡区议员,香港新界中小企总会会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