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如果我是江旻憓的选举公关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方婷婷

立法会选举提名期由10月24日开始,11月6日结束。作为2025年立法会旅游界功能界别的候选人,江旻憓凭借其巴黎奥运女子重剑金牌得主的身份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她在参选过程中展现的态度和媒体应对技巧,引发部分批评与反思。若以选举公关的角度检视,江旻憓必须加强形象管理,提升其在媒体及公众面前的专业度和说服力,才能转化为成熟且受信赖的立法会议员形象。

市民普遍期待立法会候选人在态度上能展现成熟、庄重和专业,避免过于幼稚的言行。作为年届三十的候选人,江旻憓不能再单靠“傻大姐”亲民形象,而是需要以严肃、专注的态度来表达她对立法工作、旅游界及社会议题的重视和责任感,提升作为公职代表的尊严感。

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回应技巧至关重要。江旻憓在报名参选当日,面对记者多番提问时以“大家食咗饭未?”等轻松甚至带点无厘头的回应,不但引起争议,也暴露她对媒体性质的认知不足。这类问候语,较适合娱乐明星在私人或家庭场合应对记者,例如郭富城迎接三女儿出生与妻子出院时使用,绝非严肃政治场合中应有的表现。

注重专业身份
严肃应对传媒

身为立法会候选人,江旻憓及其公关团队必须明白,政治记者与体育记者关注的话题和语气有显著差异,应备妥核心政纲及一至两个贴近民生的政策议题,并合理引导记者将提问聚焦于相关政策,而非闲聊式问答,避免削弱专业形象和说服力。

市民对立法会议员的期望是在政策和施政理念上能表达得清晰、具体且深刻,远离无关闲聊或跑题回答。遇到挑战性问题,候选人应保持冷静、理智且策略性,懂得将话题引回政治重点,避免沦为被动回应或被媒体节奏牵制,展现成熟稳重的政治素养。

展现政治实力
建立信服形象

身为一名由运动员身份“空降”政治舞台的候选人,江旻憓需积极累积基层服务经验并深化政策阐述,让选民看到她凭借奥运金牌的光环之外,亦具备稳健务实的政治实力与对功能界别议题的深入了解。她须持续透过媒体和公众平台,增加政策透明度及信息交流,建立令人信服的政治人物形象。

总括而言,江旻憓年轻有为、形象正面,具有为立法会注入新动力的潜力。但她必须走出过去以“亲民笑容”取悦选民的舒适区,努力转型为成熟、稳重且具专业素养的政治人物。她的公关策略重点应是提升公开场合的态度表现,强化媒体应对技巧,坚持政策主轴,展现进步与自信,让市民认可她是真正能代表香港利益、为港争光的立法会议员候选人。这种转型不仅回应了市民对立法会议员的期待,也符合选举媒体应对的专业要求,有助于她在这场选战中脱颖而出。

作者笔名方婷婷,前职记者,现职公关,曾参与立法会和特首选举公关工作。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