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麟|纪念赵雨乐教授:高市早苗“社牛”之路——处处皆安倍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惊悉恩师赵雨乐驾鹤西去,悲痛万分。笔者不肖,当年没上几天课,但教授不以我为鄙,课间课后与我多聊。近年教授在国际关系观察中亮相较多,猜想如教授尚在,必会获询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涉台言论及预测中日关系走向。以兹纪念,本文为笔者结合10月22日教授对高市早苗登日揆位的访问观点分析的系列文章之一。

赵雨乐生前预言应验

专攻东洋史学、早年获授京都大学博士的赵雨乐教授于10月22日接受电视台专访,分析高市早苗作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所面对的困局,如何避免成为“短命首相”,与及其外交方向包括对华方针。赵教授分析,自民党已“认命”必须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要确保有足够票数通过重大政策,高市早苗为此放弃长期合作的公明党联盟,改为与维新会结盟,是纯粹理性、出于票数的计算。就个人而言,尽管高市早苗并不具备强大的政治能量,但她有几个对外的介面:破天荒的女性执政者(女性支持)、喜欢Rock的贴地形象(年轻人支持)、经济与国家安全的参政经历(传统右派支持)。

参考日本媒体进行的民调数据——《读卖新闻》于10月23日公布一次民意调查显示,高市内阁的支持率已达71%,在历届新内阁成立时的支持率中排行第5高。两周内,高市早苗在国际外交场合尽显“社牛”角色,历经了东盟峰会、美国总统川普访日、APEC峰会及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全球都莞尔高市早苗把椅子“滑过去”跟印尼总统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交谈,又主动搂住智利总统博里奇(Gabriel Boric)肩膀,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让其在尺度边缘既搂又抱。笔者不禁想起电视剧《The Crown》中,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主动邀请迦纳领导人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共舞的一幕。

在这一连串操作之后,《读卖新闻》与日本新闻网(JNN)于11月1至2日进行的民调显示,高市早苗内阁支持率再一次上升至82%,仅落后给2001年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内阁的88%,创下历任首相第二高纪录。仔细分析数据,依年龄层来看,回答“支持高市内阁”的人中,60岁以上为63%;40至59岁也达75%;18至39岁族群高达80%,完全逆转了石破茂内阁末期,对自民党最为冷感的“现役世代”支持率仅剩一成多的惨况。结合《产经新闻》10月27日的民调,按性别和年龄细分,高市在18至29岁女性族群当中更是取得 91.7%的支持率。这说明了高市在年轻一族与女性族群中如鱼得水。

政治与恋爱一样,热恋期总是美好的。在这一段“蜜月期”高市内阁需要将各个层面的支持度作进一步巩固,才能够在梦醒之后,面对细水长流的生活与现实中,延长消磨时间。按上述赵教授“三个介面”的思路,高市早苗应该要找出一个突破点,收拢她真正属于她与自民党后继者安身立命的根基——最忠实的“传统右派”支持者。受访时,赵教授铁口直断:“现在而言,一定是跟回(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偏向鹰派立场)的政策。先跟着,再看看有哪些新的动力。”

一起寻找“安倍在哪里”

从《Where's Wally?》绘本中找出男主角威利,令人治愈。笔者尝试与看倌一起,走进高市早苗的视角,看看她的师傅都在哪里。

安倍的一生和体育密切相关,包括他的政治生涯。大学时,安倍晋三曾经是射箭校队成员,成绩很一般,但其后他执政时自命经济政策为“三枝箭”,可见一斑。大体上,美日乃至台湾地区之间,棒球可以说是共同语言。当2006年安倍首次拜相后为中日关系破冰;作为平衡,回国后他第一时间表达对美国的重视,在东京巨蛋的美日明星棒球赛上亲自为比赛开球。2013年5月6日,安倍晋三身穿“96号”球衣,为日本职业棒球联赛开球。当时他主张修改《日本宪法》第96条。当媒体问及安倍的球员号码是否在表明对于修宪的态度,他回答“我是第96任日本首相”。

美国总统和日本首相之间以高尔夫球进行亲密互动称得上是传统,安倍晋三给奥巴马和特朗普都送过球杆,特朗普则曾回赠安倍球衫。2017年11月特朗普访问日本,安倍晋三带特朗普去打了场高尔夫,当中更出现了一幕名场面:全地球都见到安倍在一个沙坑失足翻了个筋斗。后来他去参加APEC首脑会议被特朗普取笑,形容他“不仅一个好的高尔夫球选手,也是一个好的体操选手”,同场他又被各国领导人戏谑为“身姿柔软”,而安倍则回应一句“外交工作靠的就是柔韧性”。

10月28日,高市早苗与特朗普会晤于东京美日峰会,作为见面礼,高市准备的见面礼是安倍晋三生前使用过的高尔夫球杆。会谈正逢美国职棒大联盟MLB的世界大赛,高市在会议甫一开场就说“不好意思会谈开始晚了。我刚才在总统的房间看棒球”,借此释出两国元首的外交互动非常亲密的信息。

除了运动话题,高市早苗在会谈中将特朗普描述为“新黄金时代的合作伙伴”,并赞扬他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宣布日本将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对于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无独有偶,其实安倍晋三也曾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访问日本期间,特朗普亦特地安排时间与安倍遗孀会面,并获安倍昭惠赠送“传递和平讯息”的画作。

连安倍昭惠也配合高市早苗协同作战,出演“黄袍加身”戏码。还需要找出“安倍在哪里”吗?根本就是“处处皆安倍”。

缘何冒险学舌“台湾有事”?

自去年九月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提出的政纲,至当选首相后的政策表述可见,高市早苗在外交安保领域主要奉行“回归安倍晋三路线”的方针。作为自民党教父级人物,安倍晋三四度出任首相后,已成为党内各派系的共同盟主。安倍执政期间为达成修宪目标,以让自卫队在法律层面能与美军合作为由,对美国展现出高度配合姿态。其意图通过美日同盟主导东亚秩序,因而积极呼应美国的亚太战略,此举也成功换取美国支持日本通过《和平安全法制》,扩大集体自卫权并放宽自卫队派遣限制。

在安倍长期执政的影响下,日本的外交思维与发展战略呈现出对美持续开放、对中关系阴晴不定的特点。关于“台湾有事”这一争议命题,安倍以“前首相”、“自民党总裁”身份,于2021年通过视频参与台湾智库会议时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亦是日美同盟之事”,明确表示若北京对台动武,日美同盟绝不会坐视不管,隔空要求中方勿误判形势。

今年10月31日,高市早苗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表态就台湾问题上日本将坚持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的立场。正当众人奇怪学舌安倍的高市早苗如何维持对华强硬的姿态时,果不期然,11月7日高市于国会答询中表明“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并暗示在日本现行的“安全保障法制”下,或可判断行使集体自卫权。此等言论自然是直踩红线,也必然会料到中方以“战狼外交”的方式进行反制。

那么,为何高市在明知会得罪中方的情况下,仍选择这样表达?根据赵教授的“三个介面”思路,高市大概是试图透过外交聚焦国内民意,在解决经济问题前,优先稳固传统右派的支持,以提升与其他党派谈判的能力。然而,得罪中方的风险是否值得,无疑是一场政治豪赌。(未完待续)

作者黄冠麟是公共行政博士生,文化工作者,学研社成员。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