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街周六日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 市民免费入场体验传统手工艺
香港文化节周六(22日)起一连两日于北角油街实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2025”,市集以“自然启迪.工艺传香”为主题,由非遗继承人免费教授制作中式包点、绣花鞋、白铁花瓶和广州织金彩瓷等传统技艺工作坊,让公众透过五感体验各种与大自然及香味有关的非遗技艺。主办活动的香港文化节创办人赵式庆盼望可薪火相传非遗文化,并让公众深入了解非遗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2025”由地脉协会主办,获康文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资助,为香港文化节及香港博物馆节2025的节目之一。 市集在22日及23日中午12时至下午6时举行,所有活动均免费开放给公众参与,包括有多项传统表演、非遗体验工作坊及互动体验摊位等。
表演活动包括客家功夫文化研究会表演客家舞麒麟、由小朋友担演的剑心粤剧团儿童粤剧 、锦涛文太儿童武术学院的儿童功夫和溢安体育会的儿童醒狮,生动地呈现非遗艺术,同时展现文化传承精神,让公众以视听方式感受传统文化。
市集体验工作坊集合各式非遗传承人,让公众以第一身体验深入感受非遗技艺,学习制作绣花鞋、白铁花瓶和广彩,更有亲子共同参与的小小点心师(寿桃包)及药香工作坊。另外,现场亦提供多样传统小食制作示范,由资深龙须糖师傅示范制作龙须糖,另亦邀请了金茶王大赛银奖得主,即场演示港式奶茶的冲制过程。
文化节创办人赵式庆表示,这活动为一年一度的非遗盛事,致力保护及传扬香港珍贵多样的文化遗产,他希望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口说历史,亲身体验工作坊形式,让公众深入了解非遗技艺如何薪火相传。
金茶王大赛2024(港式奶茶)银奖得主李素婷表示,希望更多人可以传承港式奶茶那种技术和浓香味道,形容现时不少茶餐厅已经失去了那种能留住人的奶茶香味,她又希望奶茶师可以提升到咖啡师般的地位。
绣花鞋第三代传人王嘉琳本身是绣花鞋匠及插画家,为先达商店第三代店主。她表示,希望将刺绣和造鞋这两项非遗传承下去,同时加入创新设计意念满足现在消费者需求,让绣花鞋不只是传统服饰,还可以配搭不同的现代服装,图案也有更多变化,例如不少人想将猫狗也绣成鞋上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