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Major+X跨学科结合AI 学生为企业以AI计算新店选址获采纳

撰文: 凌雯静
出版:更新:

科技大学(科大)早于2021/22学年推出全港首个崭新课程架构“Major+X”延伸主修课程,糅合传统主修课程和AI、数码媒体等,助学生掌握运用AI的能力,日后在职场上发挥所长,至今累计逾1,350名学生选修AI学科。

正修读“Major+X”课程的科大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士(环球商业管理)五年级学生陈承琮分享,科大AI课程由浅入深教授AI概念与算法,他于毕业专题研习中充分运用AI,协助1所国际珠宝公司计算新店选址人流及研发自动买卖股票系统,同时于4份实习中体会到AI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香港科技大学致力培育AI人才,早于2021/22学年推出全港首个崭新课程架构“Major+X”延伸主修课程,至今累计逾1,350名学生选修AI学科。(资料图片)

科大副校长谭嘉因:拥抱科技同时避免依赖

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左)及商科生陈承琮(右)一同分享科大如何推动AI发展及培育人才。(鲍锦瑶摄)

“Major+X”课程起初只容许部分工学院及理学院课程学生可报名修读,目前已逐步扩展至商学院及跨学科学院课程的学生,接近六成本科课程容许修读。因应发展课程于 2025/26 学年新增“可持续发展”如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等议题作“Major+X”课程选项供学生修读。此外,科大教育创新中心(CEI)推出4项生成式AI自学线上课程,教导学生使用AI的基本原则、如何善用编写指令等,学生须于1年内完成4个课程。

科大是全港首间允许学生使用ChatGPT的大学,于2023年便允许学生在标明出处前提下,运用生成式AI辅助课业。科大副校长(行政)谭嘉因指出应“拥抱科技”,“科技改变咗做事嘅方法,但我哋唔应该逃避,应该谂下用咩方法好好利用去融入课程”,为避免学生过度依赖AI,在要求学生提交课业文本的同时,亦要求进行口头报告,确保学生对课业有充分理解。

学生以AI完成专题研习 探索辩论加入AI元素

陈承琮现正修读“Major+X”课程,他分享“跨领域设计思考”、“探索人工智能”及“跨领域设计专题研习”为其三大印象深刻的课程,当中“探索人工智能”课程由浅入深学习AI概念与算法,“(教授)用日常商业例子去解释,例如淘宝知我哋买完几件衫,下次再㩒入去时会再推荐其他,原来因为用咗呢啲算法”。

他提到,在环球商业的毕业专题研习中,他的小组负责为1所国际珠宝公司进军香港起草建议书,他提议利用AI计算新店选址人流,先向AI提问得出所需编程语言及做法,随后透过录影不同选址的高峰与非高峰时间人流,让AI预测人流数量,节省时间和成本,最终方案亦获该公司接纳采用。陈承琮在AI的专题研习中,他的小组负责透过深度学习研发机器人理财,自动买卖股票,最终成果比恒生指数表现好几倍。

他就读大学期间参与过4份不同领域的实习工作,包括初创公司、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体会到职场对AI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运用不可或缺。他目前主业是英文辩论教练,为中学生训练思辩和表达能力,未来计划创办公司,探索辩论过程中应用AI的可能性,包括运用AI进行资料搜集、教学时运用AI改善和加快准备教材的过程,以及在辩论比赛中加入AI元素,提升评判质素和统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