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增“JS6626杰出医科学人”6年双学位联招课程 必修AI

撰文: 容育仁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医学院)继推出“杰出医科学人”(Distinguished MedScholar,简称DMS)学习轨道后,将于2026年度联招增设“MBBS内外全科医学士(DMS杰出医科学人)”专属课程(课程编号:JS6626),并已接受报名。

课程沿用MBBS学额,预计录取30至50名精英学生,可于6年内获取双学位,直通博士之路,并可获高额奖学金。此外,课程内容亦会与时并进地优化,以应对AI应用和癌症教学的迫切需求。

为进一步培训本港医科人才,港大医学院宣布将于2026年度联招增设“MBBS内外全科医学士(DMS杰出医科学人)”专属课程,编号为“JS6626”。

择优而录应对未来挑战 AI列为必修科目

港大副校长(健康)兼李嘉诚医学院院长刘泽星表示,未来需要懂得应用 AI 等新科技的医生,也需要具备创新及探究精神的科学家,以应对科技发展及人口老化,医学界更需要懂得应用AI等新科技,共同推动医疗模式的转型与突破。

他指,新增设的 DMS 医学课程,将有助透过庞大的国际学术网络、多元的跨学科资源和丰富的临床医学培育医生科学家。另外,课程著重“从病人出发”,提升同学的沟通技巧和全人护理,故今年 10 月起已经引入临床沟通培训环节,明年更必须修读 AI 素养科目,涵盖数字健康、数据管理及 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6年完成双学位 可前往顶级大学修读增插学科

DMS 医学课程为学生提供过百全球顶尖学府增插学科,可于 6 年获取双学位(MBBS 及 MRes),成为全面的“医生+科学家”。学生的选项包括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以及美国的哈佛医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涵盖超过100个医学及非医学范畴。

学生完成一年实习后,有机会获颁港大医学院提供的奖学金,到海外攻读4年博士学位,表现优秀者更有机会加入港大医学院,担任临床助理教授(Clinical Assistant Professor),开展教学科研及医学事业。

课程亦特设“精英师友计划”(Elite Mentorship Programme),由港大医学院教授、大学学者、以及公共卫生领域决策者组成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人化指导,协助全面发展。

课程另设交流与实习机会,让学生获取医疗经验,例如前往金边儿童外科中心临床实习,以及参加剑桥大学为期七周的布罗克暑期课程。此外,学生有机会参与业界领袖讲座,过往曾邀得腾讯医疗健康总裁吴文达分享 AI 驱动医疗创新。

精英师友计划促知识传承 临床体验助日后发展

明年入读DMS课程(新联招编号JS6626)的学生可于六年内获取双学位,直通博士之路。(左起)刘泽星院长、关日康教授、医科生陈臻谊及杨珮宁教授。

港大医学院 DMS 学习轨道二年级医科生陈臻谊称,课程不但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当中的“精英师友计划”更能促进知识传承。陈的精英导师是上消化系统外科医生黄宇匡,她指跟随教授到医院实习,有机会操作全柔性双臂内视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并进行黏膜下剥离模拟手术,有感大开眼界。

除临床体验,陈同学亦积极参与推动社会公益,她今年初便率领一班医科同学策划港大校园捐血活动,推动捐血助人文化,由制作宣传短片,以及邀请血友病及贫血病患者分享经历都一手包办,获益良多。

刘泽星院长表示,港大医学院一直以革新思维,引领医学创新及优化课程,以回应科技飞速发展及人口老化的挑战。

癌症是香港及全球“头号杀手”,港大医学院去年增设为期八周的“癌症医学专修”,课程教授本港发病率较高的七大致命癌症,包括大肠癌、肺癌、肝癌、乳癌的治疗方法及病理知识,并安排四及五年级医科生每周轮流到玛丽医院或其他公立医院、港怡医院及养和医院肿瘤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