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交叉数学科学院取录14人 本地生仅占3人 丘成桐称看成绩
中大新成立的“致真交叉数学科学院”,本学年开设8年制课程,招收资优数理人才跳级升学。校方指,首年已取录14人,当中11人为内地生,3人为本地生,整体比原拟定招收40名学生少。致真交叉数学科学院创院院长丘成桐解释,学院数个月前成立,许多地区的学生仍未知悉学院,又指虽然收到不少申请,惟部份学生成绩未达标,承认首学年未能录取“希望得到嘅人数”,并强调收生须视乎学生成绩。
原先计划40人 最终较预期目标少一半
中大今年2月成立致真交叉数学科学院(见另稿),原拟每年招收40个学生,包括10个本地生、30个非本地生。校方今日公布只录取14名学生,当中,11名非本地生全来自内,余下3位为本地生。新生年龄介乎14至18岁。
致真交叉数学科学院创院院长丘成桐受访时提到学院有两次招生,首次招生是联同清华大学,共收逾千份申请、有400人参与考试,部份学生获挑选到中大修读课程。
被问及收生不足40人的原因,丘成桐解释,学院数个月前成立,许多地区的学生仍未知悉学院,又指虽然收到不少申请,惟部份学生成绩未达标,承认首学年未能录取“希望得到嘅人数”。他强调收生须视乎学生成绩,倘录取能力较弱的学生,既会拖累他们,亦拖慢其他人进度,又说不能“宠坏”能力弱的学生。
料中美关系影响 明年收生大增
对于本地生比例较非本地生少,丘成桐强调并非硬性比例,倘港生愿意修读、成绩达标,学院愿意开放更多空间予他们。他又指,香港学生自80年代起较注重金融及其他学科,较少专注于数学科,加上数年前“香港暴动”事件,减低港生学习基础学科的兴趣。他说留意到近20年中国学生比港生有进步,又称希望学院能改变港生对数学的既定观念。
他预计明年学院会“大量增加”收生,相信在中美关系恶劣下,香港学生或较难赴美留学。他说学院训练不比哈佛大学差,期望吸引他们留港升学,亦借此改变中国及香港的数学前景,希望10年内成为最领先的国家或地区。
整个课程为期8年,招收中三至高中学生,首年在中大展开。丘成桐补充,两年课程在中大进行、两年在国内院校,此后部份人会到清华大学进修,修毕后可获颁中大学士及博士学位。
学院亦会取录通过入学预备要求,但无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或高考等地区或国家考试的资优生。今年15岁、来自湖南的周琛奕是首批学生之一,她说从小喜欢钻研数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并通过考试,未来希望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另一名16岁学生王厚元表示,从小在深圳读书,初中开始接解相关数学学科。被问为何选择来港升学,他说父亲在港澳工作,自己受香港文化影响,在港读书是一直以来的梦想,又称未来希望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
校长卢煜明致辞时表示,学院的成立象征中大踏出重要一步,推动前端学术发展。他指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期望学院能孕育高水平的科学家。
此外,中大今日举行本科生入学典礼,今年一月初履新的卢煜明,首次以校长身份出席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