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如何领跑
谈及电动车新势力,“蔚小理”的名号早已未算陌生,而直至近日,零跑汽车(9863)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成为紧随理想汽车(2015)之后的第二间,配合中国一汽入股的传闻,市场恍然惊觉,这间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已异军突起。
公司股价一个月涨近两成,周内破顶抽高至76.3元,彻底由“零跑”变“领跑”,专家直呼,料后续破顶尚有动力。而细究零跑汽车杀出重围的上位之路,秘诀竟是要做“车圈拼多多”?
连续5个月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首次扭亏为盈
零跑高调闯入市场视野,多得转录盈利这一指标性的表现。先从公司半年业绩看来,期内录得纯利3303万元(人民币,下同)),首次实现净利润转正,而去年同期尚且亏损22.1亿元,可谓大幅收窄;总收入则飙升1.74倍,录得242.5亿元。
值得肯定的是,收入与利润的扬眉吐气,绝非空穴来风。翻查过去数月的交付表现,公司上半年,总交付量为22.1万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单计7月,则交付量同有50,129辆,连续5个月夺冠,也是今年来唯一月交付量破5万的新势力车企。
对比近来同样放榜业绩的小鹏(9868)与小米(1810),二者表现均都不俗,不过从交付量看,小鹏上半年汽车交付量为19.7万辆,小米则只有15.7万辆,均不及零跑。而公司亦关注海外市场,半年出口20,375辆,亦为新势力中领跑者,尤以欧洲市场为多。
经营亏损仍录8800万 利息收入助险胜
不过需留意的是,尽管公司首盈利3303万元,也非只靠卖车,收息收入也应计上一功。计算股东应占溢利,需包括经营溢利以及其他收入,例如联营、合营公司的利润。而细看上述收入,公司其实上半年仍录得经营亏损8863万元,距离经营盈利尚有距离。
幸而联合营公司,亦有1122.3万元的贡献弥补。另有财务收入的1.1亿元鼎立支持,不过该项收入也同比缩减42.1%,零跑解释就明言,主要是由于利息收入减少。
据财报披露,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银行定期存款等,足有295.8亿元,料产生1亿元的利息收入,都份数正常,因而今次零跑的这一仗,仍算是分厘必争的“险胜”。
号称“车圈拼多多” 两款车攻港$10万有找
在竞争残酷的电动车市场,杀出一条血路,零跑的绝招,其实仍然是低价。内地常形容零跑为“车圈拼多多”、“半价理想”,意即同类型的产品,零跑汽车只需理想汽车约一半的价格,公司曾自行披露定位,将主打15至30万元的市场。
翻查公司2022年递交的招股文件,当时公司主要披露出4款产品,当中纯电微型车T03最受欢迎。在递表前一年,以3.6万辆的交付成绩,占据公司卖车总量八成。再细看补贴后的售价,其实低至7.95万至9.65万元,远不及对外宣称的目标价,确乎是“草根起家”。
而近年来成为新王牌的C系列车,据去年年报,全系销量已占公司销量的七成。当中,C10单月交付量最高超1.4万辆,连同上述T03,于今年一并登陆本港并开设体验中心。在寸土千金的本地市场,零跑仍然祭出了T03不足10万港元,C10不足20万港元的惊人起步价,足见拼低价的决心。
攻全域自主研发 惟研发开支不及小鹏同期一半
另值得留意的是,公司始终定位称,是唯一全域自主研发的车企,包括研发智能驾驶、电驱系统乃至电池等,称具备独特的研发策略以及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简化供应链。不过公司目前的研发开支,似乎与之定位就不甚匹配。
零跑今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8.9亿元,对比同期放榜的新势力车企小鹏,后者半年研发开支就有41.9亿元,零跑甚至不及其一半,且已是在同比增长54.9%的基础上。再向前追溯,则过往三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合计不过62.6亿元,不及小鹏去年一年的64.6亿元。
专家撑零跑续破顶有望 车股不可一视同仁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表示,零跑的炒起并非偶然,若视乎此前数年的表现,是从全年蚀52亿、42亿、28亿至直如今转盈,市场可以见到逐步缩窄亏损的积极趋势。且他强调,新能源车企“唔系间间都有钱赚的喔”,赞其已然算“数一数二”。
面对电动车企的竞争,若都采用减价策略,恐本就主打性价比的零跑,缺乏降价空间。张智威认为,此种顾虑固然存在,但内卷的情况是每间车企平等面对的,而视乎毛利,零跑今次有显著进步,料控制成本得宜,甚至推测有AI加持,缩减人手成本,方有如此功效。
从股价的技术走势看,他同样认为破顶的机会大。即便视乎支持位,其指出20天线的位置,近来始终企稳,相信对于以1个月为期,中线持有的投资者,可提供有效的参考,即将目前20天线对应的64.6元为支持位。
在车股板块内部,张智威就强调,一定要逐只计区分,例如近来获创始人增持的小鹏,其就予以看好;小米汽车亦有望见盈利,不过公司业务众多,就更适合短炒。而行业龙头比亚迪(1211),他就期待较低,认为其增长应会放缓,恐股价会反复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