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放榜在即 连跌近两月沦“失宠”? 专家提一大关键操作价位

撰文: 郑文玥
出版:更新:

尽管近来大市震荡,于27000点起伏,但早先重磅科技股领军闯上,仍可谓功不可没。惟作为去年“蓝筹升幅王”的小米(1810),似乎时运不济,股价跌势延续近两个月,由约60元的高位,已跌至险守40元关口,较高位插水约三成。

小米下周(18日)将放榜第三季业绩,市场预计公司经调整纯利可同比增长61%,录得101亿元人币,总收入亦可稳升两成。不过大行唱淡之声反而不绝,专家亦建议短期不宜买入,手中已有货的投资者,趁反弹至一大关键位置,最好先行离场观望。

高位至今插三成 逾40倍PE贵过苹果

小米本周收市报42.5元,虽然股价年内曾高见61元,如今已回吐至2月左右水平,较高位插逾三成,但计及市盈率(PE)仍逾40倍。

对比同业,小米日前发布17系列手机,甚至直接跳过16系列,只为正面对撼iPhone 17。据IDC全球手机市场报告估算,第三季苹果出货量5860万部,市占率18.2%;小米紧随其后,亦出货4350万部,市占率13.5%。但目前苹果PE约只36倍,足见小米估值未算平。

小米股价跌势已延续近两个月。(彭博截图)

憧憬17系列手机炒高 后陷车祸消息阴霾

而小米的股价起伏,也正是从这场发布会开始。9月25日晚间,小米17系列手机面世,雷军同日发表年度演讲,当日小米收升半成,逼近60元的高位。但或因缺乏惊喜,发布会后第二日,公司股价急泻8%,单日市值蒸发1200亿元,可谓短短之间,历经冰火两重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10月中旬,公司素来被寄予厚望的汽车业务,陷入车祸的负面漩涡,疑似有司机酒驾后,被困车内无法离开,公司股价因此开始落入降轨。

小米汽车业务近来屡因车祸等负面消息遭质疑。(资料图片)

汽车交付周期缩短 双11蝉联国产手机销量榜首

若单独视乎业务表现,小米的两大焦点业务电动车和手机,其实各有可圈可点之处,好消息未算少,惟市场反响平淡。

小米汽车最新公布,将交付周期缩短至22周,SU7 Pro与SU7 Max提车周期为6周至9周,年内即可交付。最新披露的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48654辆,也是单月新高。

再看传统手机业务方面,小米近期披露,双11全渠道累计支持金额突破290亿元人币。公司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小米手机连续三年斩获国产手机的销量第一。而在6000元人币以上的高端价位中,小米17 Pro Max的销量与销售额,均为国产手机第一。

小米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小米手机连续三年斩获国产手机的销量第一。(资料图片)

两大焦点业务 行业股价整体低迷

不过就行业而言,小米两大焦点业务的同业股价,均未算乐观。电动车领域的浴血厮杀,已非新鲜话题,近来更陷低迷。龙头比亚迪(1211)跌势已足有半年,从年中逾150元的高位,至日前已失守红底。

而作为第一间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昔日交付量屡屡领先的理想(2015),更从超过135元左右,一路走低插至当前约78元,跌超四成。尽管有小鹏(9868)受惠于机械人等概念,股价逆市造好,惟本周仍回吐调整,周五当日便急挫近7%,同样跌破百元大关。

手机设备股方面,更是难见炒风,舜宇(2382)、瑞声(2018)等股份,近一季跌幅均超过一成,几乎抹去全年涨幅,落至年初水平。

摩通预计,小米核心业务盈利在未来两至三季仍承压,待明年下半年才会恢复同比增长。(资料图片)

传已成对冲基金普遍沽空目标 高盛摩通齐削目标价

早先外电引述高盛观点指,小米已成为基金的普遍沽空目标,机构主要客户对小米股票的空头仓位,单周之内就大升53%,唱淡的原因就包括缺乏催化因素、安全性疑虑、工厂建设延误,以及近期促销活动难提振电动车销售。

高盛早先大手削小米目标价,降低14.4%至56.5元,评级维持“买入”。不过近期该行唱好声渐起,称交付周期缩短反应了制造能力与执行水平,且相信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和生态系统整合能力。

摩通则仍较悲观,降低目标价16%至50元,评级亦是“中性”。该行认为,小米核心盈利恶化程度,较其已经偏向审慎的预期还要严峻,主要受累于内地手机市场的增长放缓,以及零件成本对毛利率产生压力。摩通预计,公司核心业务盈利在未来两至三季仍承压,待明年下半年才会恢复同比增长。

富昌金融集团联席董事谭朗蔚指出,可以留意48元的位置,处成交密集区。(资料图片)

谭朗蔚:短期不宜捞底 持货者可趁48元位置沽出

富昌金融集团联席董事谭朗蔚指出,小米股价弱势显而易见,除非业绩出现较大的反转或惊喜,恐难以扭转下行格局,暂时不宜买入。对于手中已有货的投资者,他则认为可以留意48元的位置,因为从技术走势看来,该位置处成交密集区,可趁反弹顺势沽出。

他强调称,科技板块仍然值博,但内部的行业却存在分化,诸如小米、美团(3690)、比亚迪(1211)等近期弱势的股份,大多受累于行业的竞争或低迷,暂不宜考虑捞底。但诸如腾讯(0700),阿里巴巴(9988)以及半导体等,具AI概念加持的股份就仍可考虑。

大市方面,他预计26000点的支持位应可以稳企,但年内是否可以突破新高,就未算肯定。谭朗蔚解释称,今年首三季的表现已然亮眼,因而整体市况有回调整固,都属正常,暂时先望前高273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