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港低空经济应用展示厅开幕 无人机应用助市民看得见、摸得到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在重塑城市发展格局,其中大湾区在低空经济应用方面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在施政报告中,港府提出推动香港成为亚太区低空创新应用枢纽的愿景,而在早前,数码港获特区政府委任为“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场地伙伴,负责为不同试点项目提供适当的场地及配套设施。周四(2日),数码港“低空经济应用展示厅”及香港首间无人机运动专用中心正式开幕并开放参观。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表示,政府亦即将推出进阶版低空经济“监管沙盒 X”试点项目,涵盖跨境路线、低空载人飞行器等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应用场景。
据介绍,“低空经济应用展示厅”展出来自12间公司及机构的最新低空经济科技与解决方案,包括氢能源无人机、智能气象方案、提升搜寻及救援效率的方案、增强户外活动信号的技术、智能物流网络、户外目标的空中勘探、5G 无人机电视直播系统、无人机表演等,让社会各界及大众深入了解无人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同日开幕的无人机运动专用中心则作为专业训练及比赛场地,包括无人机足球及竞速无人机项目,助力提升香港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现场更邀得中国香港无人机运动总会进行示范,该会长期培训港队,助力港队于2025年世界运动会上荣获3金2银1铜的佳绩,并将会全力备战即将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
现场无人机示范更包括无人机搜救行动、医疗物资配送、楼宇检测及窗户清洁等,于真实场景展示无人机的广泛实际应用,助力社会各界及市民大众领略“看得见、摸得到”的低空经济,加快有关应用方案落地应用及普及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优化社会大众的智慧生活品质。
同日,数码港携手“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GBA LAEA)”,在特区政府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一带一路”办公室的鼎力支持之下,举办“一带一路低空经济同乐日”。是次活动以“展现低空经济前沿发展及‘一带一路’合作未来方向”为主题,举行一系列专题论坛,汇聚了香港业界先驱、政府代表、驻港总领事,以及来自本港和国际商会的代表,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合作方向、低空经济发展前景、以及无人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分享独到见解,共同推广香港低空经济产业到“一带一路”市场。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表示,事实上单靠政府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并不足够,需要与不同持份者携手合作。政府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今年3月公布首批38个“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其中17个项目已展开测试,预计到10月底,即短时间内将再有多11个“监管沙盒”落地。今年7月,政府亦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修例工作,扩大了现行法例的规管范围,以涵盖重量介乎25至150公斤的无人机,并容许非传统航空器按照特定条件进行试验。
黄伟纶透露,政府亦即将推出进阶版低空经济“监管沙盒 X”试点项目,涵盖跨境路线、低空载人飞行器等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应用场景。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可以有很多合作的空间,例如分享实务经验、相互认证、制订共同标准等。他最后强调,香港一直扮演“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与香港寻求更多合作机遇。
另一方面,数码港主席陈细明在致辞时表示,数码港积极与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及更多业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促进他们与低空经济初创企业的连系,携手释放无限的数码经济价值,更进一步拓展至‘一带一路’市场。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指导及业界伙伴的支持下,数码港已准备好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向新高峰,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亦已投入运作,而数码港五期将于今年底落成,为低空经济提供更完善的数码基建及无人机测试场地。”
立法会议员及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葛珮帆则表示,展示厅亦可作为连接“大湾区 - 香港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纽带”,为所有持份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亦是香港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透过是次活动,能向各位嘉宾展示了香港与大湾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成就。
延伸阅读:01直击|顺丰丰翼无人机创智慧物流新模式:送件到长洲最快24分钟
据早前报道,低空经济已被纳入国家战略,2024年有18个省份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预计增至30个。截至目前,全国333个地市州中,超过250个地方政府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各地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农林植保、行业巡检已较为成熟,低空旅游、城市治理、低空物流等正加快试点,城市空中交通也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