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中全会|未来5至10年是决定性时刻
10月20日至23日,影响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决定召开本次四中全会的时候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自深刻改变中国国运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和持续编制五年规划,是中国治理的两大特色,现已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模式。在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中国持续编制五年规划,说明中国注重提前筹划和中长期利益。当然,从长远看,中国应持续探索政府和市场的各自合理角色,防止政府乱作为和市场失灵,努力平衡短期和中长期的利益。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前段时间开工建设的世界最大水电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超级工程。本次四中全会审议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正是确定2026年—2030年的发展目标。鉴于五年规划在中国治理中的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十五五”规划将影响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
今天中国正处于不同寻常的历史时刻,一方面恰如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所言“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另一方面现在距离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只有10年时间,能不能在复杂形势下实现目标,将影响中国国运和中国人民的福祉。
对于本次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的认识,可以放在鸦片战争以来、1949年建国以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背景下认识。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惊醒闭关锁国的清王朝,让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空前困境。
为了救亡图存,一代代中国有识之士在危急时刻探索国家的出路。1949年中共建国,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与主权独立。遗憾的是,尽管建国之后中国花费很大的心血来振兴国家,但犯了许多错误,酿成严重后果,以至于直到改革开放前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1978年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对文革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回归常识理性,持续释放广大国民被压抑的活力与创造力。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逐渐摆脱贫困,数亿人改变命运,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当时邓小平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发展目标,提出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实现温饱、小康之后,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后来中国持续保持数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在2010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
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内外形势均发生变化,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分两个阶段来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第一个阶段是将邓小平时代确定的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第二个阶段是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既是对鸦片战争以来一代代有识之士的民族复兴理想的继承,又是极具挑战而又雄心勃勃的目标。
2020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目标有比较明确的描述,其中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比于2035年目标,今天中国有诸多亟待补齐的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国家治理的民主和法治程度存在明显不足,文化软实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和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日益增长的新诉求严重不匹配,环境保护的工作仍有短板。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3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日益临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仍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币”,仍有大量的企业和民众面临生存困境。如果希望顺利实现2035年目标,未来10年中国人均GDP至少应当翻一倍。近年来,中国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的问题日渐突出,怎么平衡增长与公平,怎么在保持经济活力的同时将贫富分化保持在合理范围,仍是很艰巨的挑战。
现在距离2035年只有10年时间,会有两个五年规划,其中“十五五”规划是“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十六五”规划是最终补齐短板的关键时期。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努力已经持续一百多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果中国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非常有利于台湾问题的理想解决,而且相信能有力化解美国的围堵压力,以和平发展来完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能不能顺利实现2035年目标,未来5至10年是决定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