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起:和谈是台湾最后一条路,不然就进入“垃圾时间”
当下两岸关系逾趋紧张,与此同时,台湾岛内多次民调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恢复两岸协商与交流。近日,台湾“对外关系协会”和政治大学外交系合作举办“两岸关系的谈判协商:从回顾中找解方”座谈会,邀请多位曾亲自参与或见证两岸谈判协商的专家讲述、分析过往两岸谈判协商的艰辛与创意,试图从回顾中获得未来两岸政治互动的解方。
本文为曾任陆委会主委、“九二共识”一词之创造者苏起在会上的演讲。其在分享中指出,台湾应认清国际形势,赶在特朗普和大陆做“交易”之前和大陆和谈,否则将陷入“垃圾时间”,任他人摆布。
【演讲/ 苏起】
台湾跟大陆的谈判,若从1992年(香港会谈)算起,至陈水扁上台前的2000年,再加上马英九执政的8年,共16年。然而,两岸已分治76年,这意味着在这76年里,仅有16年是有谈判的,其余60年则没有。因此,台湾民众对所谓谈判,尤其是两岸谈判,感到非常陌生,甚至恐惧。在台湾,讲和谈仿佛要顶着钢盔进行。
台湾对谈判存在先天上的陌生、恐惧和排斥,这使得从事谈判的人异常辛苦。他们不仅要克服自身的恐惧,还要面对对方的担忧,所以两边需要不断摸索。
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大陆主动与他接触,询问是否愿意谈判。从1988年到1992年,李登辉与大陆国台办进行了四年的秘密谈判,地点多在香港,也有其他地方,牵线人是著名的佛学大师、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李登辉派其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和华视总经理郑淑敏女士参与,假如我没记错的话,总共有九个回合,地点包括香港、澳门、南京、上海、北京等,还有一次大陆人员到台北见了李登辉。这是一个秘密的过程,具体地点我不确定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外面。
不论是这四年秘密会谈,还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两岸和谈,都需先摸清、确定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对方是否真的愿意谈;二是对方是否有诚意,即谈完后是否会执行签约内容,而不是转头不认;三是确定由谁来谈,谁来负责。
后来,相关资料的公开,包括南怀瑾助理放出苏志诚在香港碰面的照片,使得李登辉无法赖账。这四年谈判确定了双方愿意谈、有诚意,并决定各自成立海基会(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来负责谈判,再各自决定派谁出面。
在正式谈判或秘密谈判的更深层次,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力量,即大环境。
1988年李登辉上台,大陆认为台湾换了人,且此人曾加入共产党,或许可以谈一谈,向统一迈进一步。台湾方面,李登辉刚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需要业绩,要走出蒋经国的阴影,摆脱多方势力的牵制。双方都有动机,因此大环境存在,使得他们有了谈判的意愿,并互相确认。
到马英九时期,由于前任陈水扁将两岸关系搞得紧张不安,美国人看他也很讨厌,因此两岸再次谈判变得自然。可以说,李登辉时期两岸谈判是从无到有,而马英九时期两岸谈判意愿进一步升高。
那么,当前两岸是否有谈判的大环境?时机是否成熟?
我1993年12月入行,从外交学系出来进入陆委会担任第三副主委,在旁边跟着学习,看两岸交流感觉太有意思了。
比如,在新加坡谈判时,台湾讲究“民主对等”,台湾民众认为政府有什么事情都不能隐瞒,因此台湾代表团早上谈判完中午要开记者会,下午谈判完晚下班也要开,晚上吃完饭还要开。全世界谈判哪有一天开三个记者会的?这样的安排,透明到“脱内裤”的程度,给台湾一线谈判人造成非常大的困扰。那时我真觉得台湾谈判代表可怜。
大陆作为谈判老手,为何愿意配合台湾玩这些游戏?这牵涉到另一个因素,即当时大陆力量不够,台湾的GDP约是大陆的1/4(现在约为1/25),大陆需要台湾的投资和技术,因此愿意配合。
有张照片很经典,大陆、台湾代表团各站一边,中国人讲究右边为大,签字时都想坐右边。不过拍照时那么多人全部换位有些麻烦,最后就辜振甫和汪道涵两位老先生换位置,其他人不动,因此出来的画面非常有趣:一边坐着辜老先生,后面是汪夫人和大陆代表团;另一边是汪道涵,后面是辜夫人和台湾代表团。这是因为台湾媒体坚持要这样拍照,而大陆希望拉拢台湾,所以愿意配合。
我告诉各位,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事了,现在是实力问题。
大陆现在根本没把台湾看在眼里。前几年台湾选举,无论是地区领导人还是党主席选举,大陆都会关心,后来都不太关心了。像最近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我认为对大陆来说都一样:选上来的,喜欢就多来往,不喜欢就少来往。大陆并没有特别希望谁当选。因为背后的力量整个转变了,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台湾,对大陆而言,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这是台湾现在非常遗憾、无奈,但大部分人都没感觉到的地方。
现在的台湾有点像在梦游,很多人寄希望于特朗普。但特朗普本质是个房地产商,要格陵兰岛、加拿大、墨西哥湾,台湾对他而言太远,一点都不重要。不过因为台湾对中国大陆很重要,从房地产交易角度看,对我不值钱、对你值钱,这就是桩好交易。因此,我认为特朗普拿台湾问题和大陆交易的可能性非常高,只是他还没准备好。
要做这个交易,他要盘算换什么值得,不过他要的大陆不一定会给;此外,他还要克服内部问题。所以对于釜山会晤中美没谈台湾问题,我一点都不意外。要谈,也可能是特朗普访华时谈。他现在是准备把台积电吸光,再把台湾交给大陆。
现在的台湾,军事上已完全没有反抗力量;经济上,股市虽然在涨,但“一白遮三丑”,台积电股价对大盘影响达50%,要是哪天台积电垮了,台湾经济就垮了。
我觉得台湾现在最后的一个机会,是认清局势,然后通过民主程序解决存亡和前途问题,而不是假装民主。以我对中美形势的判断,我认为双方都乐见两岸和谈,因为这解决了他们各自头疼的问题。
然而,民进党内部大部分人不懂国际关系,他们对国际关系的陌生程度超出想象。
举个例子,在我看来,2014年的大环境很适合谈判。第一,那时曾在福建任职近18年的习近平主席刚担任领导人不久,他对台湾比较友善,希望台海能稳定下来;第二,那时两岸关系还算是很好的;第三,那时台湾军事、经济等各层面条件都还不错;第四,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乐见两岸统一。因为这四个条件存在,所以当时两岸可以试验和谈。
当时,我和施明德(民进党前主席)等人讲,要组织一个跨党派代表团和大陆和谈。施明德很同意,拉来了陈明通(前陆委会主委)、洪奇昌(前海基会董事长)、程建人(台湾地区前外事部门负责人)、焦仁和(前海基会秘书长)、张五岳(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原本还拉来吴钊燮,但他最后一分钟退出了,因为他当时被蔡英文任命为民进党秘书长,打电话给施明德说抱歉不能参加。
大家都认为吴钊燮是强硬派,但他最近演讲中提到大陆军力已超越“第一岛链”——光这个概念,民进党内部很多人都没有。现在民进党内部还有人说美国军力可以同时打败中俄,这就是完全不懂国际形势了。民进党里但凡懂国际关系的人多一点,就会知道时局已不一样。
我认为和谈是台湾的最后一条路,不然就是进入“垃圾时间”,大家继续假装上课、工作、过日子,等美国或大陆做最后决策。
台湾地区历史上一直夹在美中日三个大国之间,哪一个大国力量上升,台湾就为它所掌控。之前几百年中国最大,那时期日本根本不够看,顶多是海盗;日本强大后,打败中国,台湾就成了日本的殖民地;美国强大后,打败日本,台湾就被美国纳入势力范围。台湾被转手两次,都是谁大了谁上来,台湾自己没有选择,连会不会打都没办法决定。
从这个规律看,假如现在还说“美国是No.1”,那错得离谱。现在在西太平洋,大陆的实力水平已高于美国,美国的专家们也都这么认为。所以美中日转手时间又到了,台湾现在要问的就是:第一,转手过程中会不会打仗;第二,仗会不会打到自己头上。前两次大国间都有打仗,但都没打到台湾头上,因此台湾的民众现在也不害怕。可是我告诉各位,这次有点不一样。
所以我希望三党合作,通过民主程序为自己前途走一条新路,又自救,又不打仗,找到跟大陆共存共荣的安排,这个结果绝对比美国人和大陆谈要好——特朗普幕僚们没一个真正懂台湾的,他们肯定会把台湾低价卖掉,我们自己和大陆谈,肯定比他们好。
本文获《观察者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