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臻善|看得到、听得见的正向教育
文: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邝永燊校长
新学年伊始,祝愿所有教育界同工及学生们身心灵健康,迎来美好丰盛的新学年。每年八月尾,总有校长同道完成长时间服务光荣引退;笔者今年出席了两位校长朋友的荣休活动,他们都在同一所学校服务了接近三十八年,教人敬佩羡慕,在此仅向于教育界长期服务的同道致敬。印象所及,深具魄力的校长大都正向积极及生活健康,即使已届荣休之年,活力及动力仍不逊年青一辈。
何谓正向?
正向与健康,为笔者学校于本发展周期的两个关注事项,笔者本文集中分享正向教育。“正向”或让人感觉有点空泛,盲目地正向又会否演变成自欺欺人式的阿Q精神?
笔者有幸于八月份跟随办学团体到澳大利亚进行教育交流,走访了五所学校,当中有些学校很清晰地展示“学习信念”。今天教育工作者与时并进,拥抱数字教育及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同时,这次交流提醒我“信念”及“思维”就仿佛习武之人的内功底子,是有效学习的基础。于云云信念中,笔者认为“成长型思维”及“Learning Pit”最能为学校“正向”教育下坚实的注脚。
两套心法:“成长型思维”及“Learning Pit”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较能接受挑战、困难及批评,视勤奋和努力为达致目标的必经之路;相反“固定型思维”的人则倾向逃避挑战及困难,甚至视努力为“不够聪明”或“没有天分”,被起步点定型区分了优劣,轻视进步。
“Learning Pit”理论强调学习过程难免感觉困难甚至沮丧,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有时比想像中更困难;然而,能够推动我们跨过学习鸿沟的,往往是透过察觉自己的进步,然后坚持、累积。
演活心法的关键
上述两套心法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正向”信念及思维,关键是如何植根学生的心田,从理论变成学生的思考习惯。笔者不才,抛砖引玉与同道分享。
首先,要让正向“听得见”。在校园创造共同语言至关重要,简言之需要师生皆能认同及熟记、具影响力的金句。笔者学校有位荣休教师,服务学校超过二十五载,她最广为师生所知的座右铭是“未两绸缪”。由于岗位需要,她常有公开教导学生的机会,这金句成为不同年代学生的共同回忆,每年毕业生拍照总爱拿著这句说话作为拍摄道具。在今年的开学礼,我给予学生两句勉励说话:“唔系唔得,只系未得”、“除了努力及坚持,我们需要方法”。对于本身已经非常努力及坚持的学生,有时一句简单鼓励如“加油”、“多一点坚持”或许适得其反带来更大压力。引导学生明白可能需要不同方法才能达成目标,更能让他们有动力去持续付出,这是“正向”的关键。
同时,要让正向“看得见”。既然成长及进步是正向的原动力,让学生看见及重视自己的进步就是头等大事。善用科技进行成绩分析,精心营建奖励文化等,都是笔者推动教师们一同打造正向校园的策略。
正向,是思维也是氛围
笔者认同每个人皆有其独特性,但不代表思维习惯不能改变。中学校园的氛围对青少年建立思维及价值观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愿教育同道一冋努力营建校园氛围,为香港及国家建立具正向思维的下一代。
作者: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邝永燊校长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简介: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成立超过半个世纪,致力提升教育专业发展,组织不同活动供会员学校参与,并就各种教育政策和措施提出意见,成为业界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我们秉持专业精神,追求卓越,致力发展学生的天赋,为香港优质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