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可中学学生策划带校长旅行 学生凭秘密任务面对弱点经历成长

撰文: 金敏琍
出版:更新:

当校长不再只是校长,会煮饭及与学生玩桌游至清晨四时许;而学生不再只是学生,身兼带队导游,策划行程、安排交通及财政预算,一场为期十天的“带着校长去旅行多伦多之旅”,化身为打破传统框架的真人秀成长实验。

圣马可中学陈思茵校长过往都会出行到世界各地,探访前老师及校友,原计划今年暑假到访加拿大多伦多圣马可校友会。与副校长司徒日进等教师团队商议后,决定将此行转化为创新的教育体验,破天荒与学生同行,并由学生全权策划行程,向当地校友会介绍母校最新发展,更为每名学生度身订造“秘密任务”。

更特别的是,这趟10天的旅程以“真人秀”形式全程记录,用影像捕捉学生在面对挑战、突破障碍过程中的真实反应与深刻反思,学生笑过、惊过、哭过......从体验中成长、从错误中学习。

圣马可中学校长陈思茵今年暑假,破天荒与学生同行到多伦多十天,由学生全权策划行程,向当地校友会介绍母校最新发展,成创新的教育体验。(前排左一)(圣马可中学提供图片)

是次旅程开放予全校学生报名,经过面试与审核计划书后,最终由两位中一、一位中三及一位中四学生组成核心策划团队。他们联同陈校长及一名随行校友师兄魏名宇,于今年暑假共同踏上旅程。

在出发前,学生团队需全面规划为期10天的完整行程,包括景点安排、每日餐食、交通接驳、入场门票,乃至纪念品采购的财政预算;同时,他们也须准备一份向多伦多校友会介绍母校最新发展的电脑简报。然而,临行前夕,其中一位中一学生因健康因素不能成行,使最终出发人数调整为五人。

圣马可中学学生罗澄蓝因病最终未能成行,但他在出发前详细准备了与家长及老师“开茶会”的资料及简报,过程中亦有得著。(廖雁雄摄)

度身订做不可告人的秘密任务

此趟真人秀旅程最独特的核心,是学生须完成多个小组任务,及以个人为单位度身订做的“秘密任务”。在每一次开会筹备过程中,圣马可中学教学助理刘卓贤会透过观察,并整合班主任、家长的意见,找出每位参与学生的性格弱点或需改善之处。随后,他与陈校长及校友魏名宇共同构思旅程,为每位学生量身订造一个专属的“秘密任务”。

“每个人都有弱点,希望学生在旅程中透过完成不同任务,让他们在过程中面对并克服自身的弱点,实现深刻的个人成长,其他学生会在事后才知道同学任务,并会评分是否合格”陈校长道。

每晚心灵对话 反思与分享的成长时刻

此外,这趟旅程亦设有心灵对话反思环节。陈校长与校友魏师兄,每晚回到民宿后都会分别进行小组及个人层面的“心灵对话”,学生们会真诚分享每日完成任务后的内在感受。

陈校长明确指出,她珍视每位学生在任务中克服弱点的“得著”,远胜于参观任何著名景点,认为这种透过真实挑战所积累的责任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被高度保护的旅行或课堂中难以学到。

圣马可中学陈思茵校长认为学生透过旅程中真实挑战所积累的责任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被高度保护的旅行或课堂中难以学到。(廖雁雄摄)

“写挥春”的挑战 从失败中学会尊重与突破

上学年仍是中一的胡逸曦,回忆起在多伦多的书法课,是他“秘密任务”的关键一环。学校师长察觉到他平日偏好使用英文,对中文与中华文化较少主动接触,因而特意在旅程中安排由移居多伦多的前老师简老师指导书法,希望他透过亲手执笔,引发对中文的兴趣。

“我的任务是要写十张挥春,但上书法堂时,我没有认真,所以没有完成。”在师长的引导下,他明白即使结果不如预期,也必须尽力尝试,在回程当天,他在机场主动走向外国人,鼓起勇气开口教他们说一句中文。这一幕补救行动,让他深刻体会到何谓尊重与负责任的态度,成为旅程中真实而珍贵的收获之一。

圣马可中学去年仍是中一的胡逸曦(左),在多伦多机场教外国人讲中文。(圣马可中学提供图片)

水族馆拍摄MV 突破沉默勇敢表达意见

中四学生张廷宇的“秘密任务”,是要在水族馆中,为一首海洋保育歌曲策划并拍摄MV。张同学坦言, 最初对任务感到挣扎,他称过去为了避免引发冲突,总是选择压抑意见,直接跟随他人的想法,这次经历成为了他的重要突破,使他深刻体会若不表达真实想法,别人永远无从了解他的观点,即使意见可能不被认同,勇敢提出来反而能开启对话。

中四学生张廷宇透过在水族馆拍MV的“秘密任务”,学懂表达自己想法的重要性。(圣马可中学提供图片)

“Free style”当导游任务失败 开始关顾别人想法

今年升上中五学生梁柏谦自诩“Free style”,面试时甚至未备计划书,直言行程就是“Find the unknown X”。他的秘密任务,是担任一日导游,周全规划整日行程。然而他依然随心而行,未作充分准备,景点安排仓促、介绍零散,更不断切换语言用以嬉笑方式,最终遭团友评为不合格。

“我以为随心随意临场发挥、搞笑会受欢迎,没想过他人眼中这是缺乏计划。”这次挫败使他在心灵分享环节红了眼眶落泪,但同时让他意识到随心不等于负责,要关顾他人想法。

圣马可中学学生梁柏谦的任务被评为不合格,在晚上的心灵对话中,虽然感到挫败而落泪,但同时让他反思个人的弱点。(圣马可中学提供图片)

校长陪玩桌游至清晨4时半

陈校长在旅程中,亦反思学生对自己期望。学生在行程中加入玩跳弹床项目,虽然学生诚意邀请,但陈校长以体力不继为由婉拒参予,晚上学生邀请她玩桌游,陈校长投入参予玩至清晨4时半,愿意融入学生的活动,与他们共同经历。

“现在学生普遍有很多资源,但未必是他们最想要,他们反而可能很想家长或老师,可以陪著一起去参予、一同去经历一些事情,所以我挨眼瞓都陪著他们玩桌游、UNO。”陈校长认为共同经历对拉近师生距离以及理解学生需求具重要性。

学生与校友师兄及陈思茵校长在多伦多展开十天的游学真人秀,期间大家犹如家人般住在同一屋簷下。俗语说“相见易,同住难”,学生更要学会做家务 ,在经历生活的磨合后,最终寻得了沟通与协作的平衡,学会了和睦共处。这趟难忘的经历,让各人都有不同得著。(圣马可中学提供图片)

学生上德育课 越洋致电向父亲认错

十天旅程中难免出现“状况外”事情,如车程规划过度依赖网上资讯,令搭“优步”取代公车以赶行程的次数超出预期等等,令整个旅程花费较原定预算超出五百多元,虽然计划不似预期,但陈校长认为可让学生保持冷静及学习应对。

此外,在旅程中,陈校长以及校友师兄魏名宇,在10天相处过程中,会更了解学生真性情及习惯,并会视乎情况向学生适时上德育课。陈校长举例,某行程中,中一的胡逸曦因电话未能上网及拨打电话,情急下借同学手机致电父亲,将问题归咎父亲发泄负面情绪。校长当场听闻后,并未即时责骂,待返回民宿后胡同学心情平复后进行一节德育课,引导他认识对家人应有尊重,不应用不耐烦语气对待长辈,最终胡同学当场致电向父亲郑重道歉。

学生特意送赠一份礼物予圣马可中学陈思茵校长,感谢她在旅程中的教导与陪伴,令校长非常感动。(圣马可中学提供图片)

行程尾声玩密室逃脱 众人合拍成功闯最后一关

行程尾声,学生带陈校长玩“密室逃脱”,为旅程画上完美句号,众人亦非常难忘该次经历。

首次玩密室逃脱的陈校长称,经过多日相处,学生分工协作默契十足;校长负责线索解谜、有人用绳量度、有人计算数据,即便偶有算错也互相补位。最终,仅 5 人的小团队成功闯至最后一关。

圣马可中学陈思茵校长坦言,若在旅程首天去玩密室逃脱,相信不会成功,但学生经过连日来的相处彼此间沟(圣马可中学提供图片)

陈校长坦言,此次体验是 10 天行程的缩影,见证大家从陌生到“一家人”般团结,深感过程比结果珍贵。同时她表示,此类体验式活动能助学生成长,助力学生开发潜能,将会以此次旅行真人秀的经验作参考,未来或计划每两至三年举办一次,让初、高中学生皆有机会参与。

(左起)教学助理刘卓贤、学生梁柏谦、学生罗澄蓝、校长陈思茵、学生胡逸曦、学生张廷宇及校友师兄魏名宇。(廖雁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