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成半青少年认为被父母“微管理” 研究提醒应适当给予子女空间

撰文: 林荺晞
出版:更新:

父母微管理|作为父母,固然希望子女望子成龙,因此不少家长都一早已为子女计划好未来,并介入子女对学业或职志发展的决定。家长的介入看似能够让子女无需过度担忧自己的未来,惟调查研究显示,超过两成的青少年感到父母有“微管理”倾向。

菁研工作小组联同突破机构于2024年3至12月期间进行“青年期望与父母无条件认可”研究,研究以滚雪球方式(Snowball Sampling)邀请15-29岁青少年填写网上问卷,成功收回526份有效问卷。受访男性为45.1%、女性则为54.9%,平均年龄20.2岁。

研究发现超过九成半受访者希望父母容许自己在学业或职志方面自行作决定,分别有83.1%和84.6%受访青少年认为父母容许自己按个人兴趣发展自己或表示能够感受到父母给予空间让其自主安排。不过,仍有逾一半的青少年认为父母觉得自己“总系做得唔够好、要教返啱”,导致父母常在子女进行诀择时,因为担忧子女“做得不够好”而介入。

2成半青少年感父母出现“微管理”

另外,研究同时发现平均有25.6%青少年认为父母对他们有“微管理”,即指青少年在为学业或职志发展作抉择时,父母会基于子女的决定不符自己期望而介入,从而改变子女的决定。尽管大部分父母作出介入的动机无非都是因为出于对子女的担忧,但研究机构亦借此提醒,家长的微管理行为,更容易让亲子间的张力及矛盾发生。

青少年“HEA答”父母 或因不想被否定

研究同时指出,青少年被父母经常的否定成为了不愿沟通的原因。平均44%青少年在受到父母查问或关心时会敷衍作答,当中50%会避免受责骂而报喜不报忧、46%不欲父母追问便“hea答”。研究进一步发现,当青少年了解到即使父母与自己意见不同,但仍愿意尝试理解自己想法或是一起承担由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时,青少年便会从中感受到父母无条件认可,亦会减少应对式沟通(即敷衍作答)的出现。

适当给予空间 让子女感受到认可

“微管理”不但难以令青少年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好,反而只会认为父母想展示自己的权威。研究机构最后提醒,父母应适当给予子女自主的空间, 放手让子女探索自己的未来,对青少年成长有莫大帮助。同时要让子女感受到父母无条件认可,当他们即使遇到挫败时仍能正面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