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近3成学童甚少接触大自然 或心理健康欠佳 倡多接触大自然

撰文: 林荺晞
出版:更新:

心理健康|香港学生学业繁忙,比起在非上学日中到公园游玩,学生更倾向于在家中使用电子产品,甚少到效外呼吸新鲜空气。有调查指香港近3成的学童属于与大自然低度连结,低于英格兰和加拿大同龄儿童。研究同时揭示自然连结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提醒家长及学校应增加学童接触大自然的时间。

香港户外生态教育协会联同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学童自然连结感及学校户外环境教育”调查,于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间一共收集了2,824名小四至小六学生及2,413对亲子组合的数据,调查结果昨日(19日)于网上公布,揭露香港近3成的学童属于与大自然低度连结。

逾三成半的学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调查结果显示,在香港,与大自然低度连结的学童占27.3%,其自然连结感水平明显低于英格兰和加拿大同龄儿童,同时揭示32.58%的学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研究团队指,自然连结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一般自然连结感较高的儿童都会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逾八成半的家长均认同子女接触大自然的时间不足,惟五成家长表示“自己没有时间”,所以难以让子女增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调查指逾四成学生在过去一年中甚少与家人一同到访自然环境,频率仅为每半年一次或更少,近一成子女甚至完全没有此类经历。因此,在非上学日期间,六成半家长都表示子女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至少一小时,可见相比起在假日中接触大自然,更多数的学童会习惯逗留在家中使用电子产品。

家长需让子女接触大自然 以替代屏幕时间

香港户外生态教育协会建议,家长可以多在亲子时间中与子女谈及自然相关的话题,以激发子女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由于香港学童普遍都倾向于非上学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家长亦可以尝试多让子女接触大自然,以替代子女的屏幕时间,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及增加与大自然的连结感。

学校户外教育时数不理想 提倡将“与自然重新连结”列入4Rs

调查亦指出近三成学校在2023-24学年期间未曾为高小学生安排户外环境教育活动,以揭示香港学校的户外教育时数不理想,研究团队建议学校可思考虑将自然连结感纳入为教学政策,作为学生成长指标,以及建议在《4Rs精神健康约章》中加入“与自然重新连结(Re-connect with Nature)” 作为第五个R,以认可大自然在支持精神健康方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