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体温36.5度是防癌底线?医教身心保暖5关键提升免疫力
“人体37度是正常体温?”这个教科书答案早就过时了。最新研究发现,人类平均体温正逐年下滑,从19世纪至今已下降近1度,现在多数人落在36.1度至36.6度之间。有医师警告,体温其实与现代生活习惯及身体免疫力密切相关。
体温升1度=免疫力多5倍
台湾知名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医师说,体温37度与36度似乎差不了多少,但在免疫防线上却是天壤之别。体温愈高,人体对付癌细胞、修复伤口、抵御感染的效率愈好,因此才有“体温上升1度,免疫力提升5倍”、“癌细胞喜欢35度,不喜欢39度”的说法。
免疫力下降征兆(按图看清👇👇👇)
相关文章:养生|经常过敏疲倦恐是免疫力降低?中医教日常保健改善免疫力!
3关键影响人体温度
洛桑加参强调,在预防医学领域,“免疫”、“再生”、“自愈”是3大关键,而体温与这3者息息相关。身体一旦长期处于寒冷状态,不论是要从疾病中痊愈,还是防范疾病,处境都会相对不利。
狂吹冷气、爱穿露肚装酿关节痛、过敏隐忧
洛桑加参提醒大家在夏天时容易松懈,尤其冰饮无限畅饮、冷气整天运转、衣著轻薄还露腹部、运动后立刻冲冷水澡。这些习惯虽一时畅快,却可能埋下关节痛、过敏、湿疹、浮肿甚至肥胖的健康隐患。
相关文章:新冠肺炎|改善日常饮食提升免疫力 摄取5大关键营养素抵抗病毒👇👇👇
免疫力提升指南!身心保暖5关键
洛桑加参医师也指出,想要身心灵都保持温暖,可以从5个关键方向著手:
一、谨慎使用药物消炎药、退烧药、止痛药,必须在医师诊断后使用。发炎与发烧是人体自愈力的展现,代表免疫系统正投入作战。若随意用药,等于削弱免疫部队的表现机会,长期下来会让免疫力退化。
二、珍惜排汗能力。许多人怕流汗、长时间待在冷气房,却忽略了汗水能帮助排出毒素、健全免疫功能。长期不流汗,身体的控温功能会下降,容易变成“冰棒人”。适度运动、顺应季节流汗,是最自然的健康之道。
三、适时适量运动。肌肉是最有效的产热器官,肌肉量多的人往往不怕冷。定期进行自己喜爱的运动,不仅能提升体温,也能增强全身循环。
相关文章:生蛇|初期似感冒、不明疼痛易被误诊?抵抗力差感染痛到无法进睡👇👇👇
四、多温少冰。去淤血管如同水管,一旦堵塞就会引发连锁问题。生活中应养成每天摄取足量温水、减少冰品和冰饮的习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身体陷入低温状态。
五、存善念去利他。虽然泡温泉、足浴或喝热饮能短暂改善,但更长久的方式是让心回暖。善意与利他精神,不仅减少人际冲突,对健康更有拔除病根的作用。
延伸阅读:
【本文获“健康2.0”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