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呼吁美国:尊重“亚洲现实” 勿再压制中国发展
第二届金融评论亚洲峰会(Financial Review Asia Summit)9月9日在澳大利亚雪梨举行。会议由《澳大利亚金融评论》(AFR)与澳大利亚亚洲协会(Asia Society Australia)联合主办,邀请多位亚洲及澳大利亚政商界人士出席,探讨亚洲发展机遇及地缘政治变动带来的挑战。中国前驻英国、澳大利亚大使傅莹应邀出席,并在会上发表演讲,提出美国应尊重“亚洲现实”,且勿压制中国发展。
陆媒《观察者网》报道,在问答环节,针对中美关系及其对亚洲影响的提问,傅莹指出,美国自认长期主导亚洲,并且依然抱持这样的心态,但“美国所习惯的世界观并不一定适合亚洲的现实情况”。她强调,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常以自身逻辑推论,忽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重要性。在战略竞争思维驱使下,华府试图压制中国发展,对双边关系造成损害。傅莹强调,中方仍“坚持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希望美方相向而行”。
傅莹回顾亚洲经济发展历程,指出20世纪70年代起亚洲呈现“雁阵模式”,中国加入后带来更大推动力,目前“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对亚太贡献率超过60%,对世界则保持在30%左右”。她并提到,中国凭借“一带一路”、RCEP及中国—东协自贸区等平台,已成为120多国最大贸易伙伴,推动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新产业发展。
在谈及周边政策时,傅莹表示,维护亚洲和平与合作是中国实现安全与繁荣的基础。“中国和亚洲国家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更非零和关系”,她认为战略互信将有助于管控矛盾、加强产业链合作。
关于中澳关系,傅莹指出,双边经济合作在政治分歧中展现韧性,十年来双边贸易以美元计增长86.6%。她引用已故中国总理李强的话说,“中澳合作的商机无限,就像太平洋一样宽广”,并表示今年是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十周年,应利用改善契机深化合作,拓展人工智慧、绿色能源及数字经济等领域。
当被问到中国是否试图重塑国际秩序时,傅莹回应道,中国人谈国际秩序,指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她强调,中国是国际体系中的负责任一员,积极支持联合国及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制。傅莹并提到,中国在欧债危机时增资IMF 500亿美元,展现承担。
她进一步指出,亚洲的多极化与多样性“需要被尊重,不可能由某个大国单方面来决定”,许多亚洲国家有过殖民历史,因此格外重视国家尊严。她呼吁各国“聚焦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
谈及中澳与美国之间的“三角关系”时,傅莹强调,澳大利亚应依自身根本利益作出选择,而非依循“主导”“控制”等旧思维。她提醒澳大利亚社会应记得,中国与澳大利亚曾在二战中同样面对侵略,“中国阅兵释放的强烈信号是呼吁和平,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傅莹最后表示,中国正凭借上升的实力主动塑造亚洲和平与发展格局,将持续推动对话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