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冲击 外媒:撼动了日本皇冠上的明珠
英国媒体9月30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的迅猛崛起,正在对日本汽车产业构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德勤东京分所汽车业务负责人平井学直言,能感觉到一种趋势,日本车企的竞争力正被一点点削弱,发展势头也在逐渐消失。
报道指出,中国电动车企龙头比亚迪的全球销量已超过本田与日产,目标直指日本汽车产业的“领军者”丰田。数据显示,比亚迪去年在全球汽车销量排名中跃升至第七位,首次超越本田和日产,显示中国车企对日本车企的“生存威胁”已正式显现。
研发周期落后 市占不断流失
英国媒体分析,日本车企在新车研发周期与高科技电动车开发上落后于中国。德勤东京分所合伙人东海林雅人估计,日本车企研发一款新车需时6至7年,而中国部分车企仅需18个月。
这种落差已反映在市场表现上。除了丰田在华销量尚能保持稳健,其他日本车企自2020年以来均大幅下滑。在东南亚六大汽车市场,日本车企的市占率已从2021年的73%下降至2024年的64%,今年上半年更进一步降至62%。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市占则从几乎为零提升至超过5%。
普华永道马来西亚合伙人帕特里克.齐希曼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进入,预示著日本在东南亚无可匹敌时代的结束。曾任日产泰国分公司总裁的拉梅什.纳拉辛汉亦直言,日本车企在“后院”正节节失守,中国车企以灵活价格策略攻城略地,“这一趋势在东南亚各国市场都普遍可见”。
混动车仍有“避风港”
虽然纯电动车快速增长,但高盛汽车行业分析师康太认为,油电混动仍是日本车企的战略优势。康太指出,去年全球汽车总销量为9500万辆,其中油电混动车型销量为660万辆。日本车企在这一领域有巨大的市占提升空间,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都是一个相对受保护的增长产业。
同时,美国、印度与日本本土市场仍是日本车企的“稳定避风港”。在美国,即使特朗普政府对日本汽车出口课征15%关税,但由于日圆贬值及日本车企数十年来深耕北美供应链,冲击有限;同时,美国市场对混动车型的需求依然旺盛。印度则因中产阶级扩张,汽车需求快速成长,也被视为潜在增长引擎。
丰田仍具财务实力 但创新乏力受质疑
丰田依旧是全球最赚钱的车企。上一财年丰田净利润达4.8兆日元(约合2300亿元人民币),远超特斯拉同期的602亿元人民币。不过,丰田3140亿美元的市值仍不足特斯拉的四分之一,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了日本车企在创新上的困境。
康太强调,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软件和自动驾驶技术,而日本车企在这方面的缓慢进展是一种风险。
至于投资者的一大期望则是行业整合,尽管日本车企本田与日产的合并谈判告吹,但也引发更多讨论。Third Avenue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马修.法恩直言,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数量太多了。比亚迪之所以如此强大,关键在于其运营规模。日本企业因缺乏规模优势而自我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