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跨界“造船”?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竟是由中国自主制造

撰文: 当代中国
出版:更新:

近两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车订单暴涨的背后,负责送车出海的“汽车运输船”,成为当中关键一环。

汽车运输船的“大权”曾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上,不过目前,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是由中国自主制造,可装载9,500辆车。比亚迪、奇瑞、上汽等中国车企,为何纷纷从“借船出海”,跨界走向“造船远航”呢?

汽车运输船是甚么?

顾名思义,汽车运输船是专门用来运输汽车的船舶,是滚装船的一种。

滚装船,主要用于运送车辆、大型机械设备等,通常具有开放式的船舱,允许车辆或机具直接驶入船舱,无需使用装卸设备。

汽车可以通过滚装船尾部的跳板开入船舱内,无需依靠起重设备,大大简化装卸程序。(视觉中国)

滚装船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因为可以直接把车开上、开下,滚装船的装卸过程更加高效;其次,因为滚装船不需要起重装卸设备,所以降低了装卸成本;另外,使用滚装船还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伤率。

相比之下,使用集装箱船运输车辆,需要额外的集装箱和起重设备,装卸过程复杂且成本、风险较高。

在大小和装载量方面,汽车运输船可以说是“海上巨无霸”,中国已建造并交付多艘9,000车位以上的汽车运输船。

由江南造船建造的“安吉茂盛”总长228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是安吉物流远洋船队的第六艘新船,安吉物流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自营整车物流船队。(视觉中国)

例如,上汽集团旗下“安吉茂盛”汽车运输船,拥有9,500个车位,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尺度级别最大、装载能力最强、能效水平最佳的低碳智能超大型汽车运输船;此外,“招商轮船”旗下的“港荣”轮装载量达9,300个车位,比亚迪旗下“BYD SHENZHEN”号拥有9,200个车位。

中国为何要造自己的汽车运输船?

2025年4月22日,比亚迪旗下“BYD SHENZHEN”号以9,200个车位成为当时全球最大装载量汽车运输船。不到一个月,在5月15日首航的“安吉安盛”以9,500个车位再次刷新全球最大装载量汽车运输船的纪录。

“BYD SHENZHEN”号全长219.9米,采用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清洁动力系统,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箱式电池组及轴带发电机,具有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等优势。(比亚迪官网)

中国车企近年为甚么要耗费大量资金组建自己的远洋船队呢?这与汽车出口的需求量剧增、汽车海运价格飙升等原因有紧密关系。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首次突破600万辆大关,达到641万辆,中国连续3年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其中,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汽车出口总量39.1%,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中国车企的出海征程。

“BYD SHENZHEN”号首航巴西,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布局进入全新阶段。(网上图片)

虽然汽车出口量剧增,然而汽车运输船的数量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出口的速度,导致汽车出口运力不足,运费大涨。例如,6,500标准车位的汽车运输船,租金在几年内从3.85万美元/天,涨到了11万美元/天。

另外,全球汽车运输船的运力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韩国,而且船只数量有限,这意味着中国车企在出口汽车时,面临更多的限制和更高的成本。

所以,中国车企必须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远航”,把运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既能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又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无需受制于他人。

想要掌握运力,船从哪里来?大部分中国车企向中国各大的造船厂订造汽车运输船,组建自己的运输船队。

根据克拉克森航运数据,中国船东在全球汽车运输船的份额达到7.6%,其中上汽集团位列全球汽车运输船船东的第15位,是排名最前的中国公司,拥有18艘汽车运输船。

“招商轮船”旗下的“港荣”轮在天津港进行全国首次滚装船绿色甲醇加注作业。(网上图片)

而且,中国造船业如今实力雄厚,足以支持中国车企争取远洋航运主动权。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全球市场第一,不仅积累了充足的产能,可以支撑中国车企的大量订单需求,而且拥有雄厚的技术,例如“安吉茂盛”的核心设备如今都实现了国产化。

“绿色海上巨无霸”:国产汽车运输船运力强劲 环保低碳

中国车企在组建船队、提高汽车出口运力的同时,也在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减少汽车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从能源动力来看,汽车运输船正处于从传统燃料向未来新能源变革的时期。中国车企为减少汽车远洋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愈来愈多地选择使用环保燃料的运输船。主要环保燃料包括甲醇燃料、LNG(液化天然气)等。

例如,中远海运旗下的“远海口”轮,采用光伏能源+LNG双燃料(双燃料包括LNG和燃油)。它的装载能力达到7,000个标准车位,虽然不及“安吉茂盛”9,500个车位的水平,但它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能源+LNG双燃料运输船。

新能源船运新能源车。2025年5月15日,“远海口”轮在广州南沙汽车口岸首航,驶向希腊、土耳其等“一带一路”国家,搭载了4,000台中国品牌车辆,其中超过九成是新能源车辆。(网上图片)

相比传统燃油船,它能节省20%能耗,实现24%以上的减碳率,每个航次就能减少碳排放2,100吨。

这艘绿色巨轮的核心亮点,是峰值功率高达302.8千瓦的船载光伏系统,在航行途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可以达到41万度。

“远海口”轮构建“阳光充能+燃油替代”的绿色能源闭环,刷新多项行业纪录,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运输与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范本。(视觉中国)

此外,“招商轮船”旗下的“港荣”轮,是全球第一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滚装船。 它的动力系统可以在甲醇和燃油之间灵活切换,能减少七成以上温室气体排放。“港荣”轮在香港举行首航仪式,有助于提升香港绿色港口和绿色发展形象,为香港绿色航运枢纽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9月28日,“港荣”轮首航香港仪式在青衣举行,这对于正在锐意发展绿色航运的香港别具意义。2025年《施政报告》宣布将香港打造成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网上图片)

“港荣”轮面积达7.8万平方米,相当于11个标准足球场长220米,造价约7.47亿港元。“港荣”轮每年往返欧洲6个航次,可以运送近6万辆车;若往返东南亚航线,每年可运送近20万辆。

中国车企远洋船队的崛起,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打破国际航运垄断,还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未来,中国车企远洋船队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阅读:5组数据解读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领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