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中国第一滴墨的地方!京城老字号一得阁推出“现打墨汁”爆红

撰文: 上官哲哲
出版:更新:

北京“琉璃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它位于西城区和平门附近,书肆林立,汇集了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石刻印章等众多店铺。一百多年前,中国第一滴液态墨汁就在这里诞生。如今,墨汁产品玩出“新花样”,现打墨汁为京城老字号带来不少人气。

北京西城区琉璃厂东街一得阁非遗博物馆内,店员正在为顾客现打墨汁。(李嘉薇)

步入琉璃厂东街的一得阁非遗博物馆,玻璃展柜内陈列著铜墨盒、镇尺等文房珍品,墙壁上的图文描绘古法制墨流程。时常有游客驻足,发出感叹。其中,还有自幼使用一得阁墨汁练习书法的顾客来寻回忆。“就是这个味道。”一位北京市民从店员手中接过刚打出的新鲜墨汁闻了闻,满意地说。

“这个现打墨汁,别的地还没有。”一得阁店员边说边忙著为现打墨汁盒印上当天日期。这家京城老字号自2024年12月推出现打墨汁,便吸引不少游客打卡体验。19元(人民币,下同)一小瓶、45元一大瓶的招牌云头艳墨汁,有人体验后称,这种打墨方式有小时候“打酱油”般的仪式感。

中国用墨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到魏晋时期,发展出漆烟与松烟制成的墨丸,后来逐渐演变为需要研磨的墨块。传统的用墨方法讲究“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流程极为繁琐。

图为一得阁非遗博物馆的现打墨汁。(中新社)

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文人用墨方法有了新转变。1865年,湖南湘乡人谢崧岱进京赶考,深感研墨费时之苦。于是,他在古法制墨的基础上,发明了可直接书写的液态墨汁,并在“琉璃厂”创立了第一家墨汁店,名为“一得阁”。店名便来自于他亲自题写的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1884年,他将制墨过程写成了《南学制墨札记》。

一瓶墨汁的诞生,仅原料就包含骨胶、艾草、冰糖等,还要经过配烟、配料、熬胶、搅拌、沈淀等工序,每一道都考验制墨手艺。墨的品质也会受到节气、地区的影响。因此,一得阁的每批墨都是“量身定制”。2014年,一得阁的墨汁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不少京城老字号纷纷创新,一得阁也将墨汁玩出了“新花样”。除了自带果香、艾草香等的定制墨汁,还推出了中式风格的墨膏、香氛、护手霜、香包等文创衍生品,就连矿泉水也带上了“文化味”。内地游客何一平(化名)与女友了解制墨技艺后,不仅将几瓶散发缕缕淡香的墨汁作为留念,还不忘带走一款名为“肚里有墨水儿”的矿泉水,寓意喝完“腹有诗书”。

据介绍,一得阁不仅在上海、西安等内地城市开设门店,其生产的各类墨品还名扬海外,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今年全球妇女峰会期间,斯洛伐克副总理兼经济部长丹尼萨·萨科娃等人参观博物馆,对这一中国传统制墨技艺,频频点头称赞。

如今,一得阁的墨香已飘出“琉璃厂”,其使用场景也不再局限于书斋案头。这家京城老字号正以古老又年轻的方式,浸润更多人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