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开展专项整治非法救护车 此前有民营救护车收2.8万元引争议

撰文: 盛昀
出版:更新:

近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专项整治工作自2025年10月至2026年9月,为期1年。分为自查自纠、集中整治、总结三个阶段。

据介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等部门将联合开展为期1年的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

2025年4月7日,广东东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马术项目场地障碍资格赛现场准备的救护车。(CFP)

本次专项整治面向登记注册为“救护”类的机动车辆,以及非法提供院前医疗急救和医疗照护转运服务的非“救护”类车辆(即“黑救护”)。明确救护车的管理主体和监管原则,强调了救护车规划、信息化赋能和社会协同监管。明确了登记注册为“救护”类的机动车辆、“黑救护”违规违法行为打击范围,对涉事机构及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疗照护转运,有序化解供需矛盾,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

民营救护车收费2.8万元 网民意见两极

今年6月16日,来自江西的唐先生曾向陆媒爆料指,他4月将身患重症的孩子从江西省儿童医院转运至上海某医院时,800km的路程被“民营救护车”司机收费2.8万元人民币(下同),且没有说明价格明细,也未收据,甚至费用都是转入个人账户。

司机没有说明价格明细,甚至费用都是转入个人账户。(潮新闻)

事件持续引发争议,网民意见两极,有人向涉事的江西省儿童医院送锦旗,认为是“为抢救生命突破程序限制”,亦有人质疑收费是否合理。

有人向涉事的江西省儿童医院送锦旗。(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