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抛高科技战略伙伴关系倡议 盼促美关税谈判共识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证实,台湾在刚结束的美台关税谈判中,提出愿参考科学园区经验,扩大在美投资,台美共同开发高科技产业聚落,发展高科技战略伙伴关系。她也希望这样的倡议,能促成双方在后续关税谈判达成共识。

美国对台暂行对等关税税率20%已生效近两个月,双方在9月25日至29日刚完成第五轮实体磋商,但双方在美国《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文相关的关税优惠待遇、供应链合作两大议题没有共识,因此无法进入总结会议,达成贸易协议,仍将继续适用暂行税率、也要叠加原税率。

负责赴美谈判的郑丽君10月2日在披露磋商进度的记者会中则证实,台湾二度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磋商,谈判期间对于美方期待台湾企业扩大投资,台湾提出协助企业赴美投资的“台湾模式”,推动在美打造产业园区。

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Facebook/郑丽君)

关于这项投资倡议,郑丽君解释,首先,产业投资由台湾企业自主规划;第二,政府建立信用保证机制,增加企业金融支持鼓励投资;第三,针对园区开发,凭借台湾科学园区独特经验,透过台美“G2G(政府对政府)合作,协助美国打造产业聚落,降低企业成本与投资风险,创造有利环境,避免企业单打独斗。

她接著说,台湾也向美方表达,期待美国政府提供有利条件,形塑供应链发展的整体环境,包括产业聚落应提供土地和水电等基础建设、签证支持,或法规环境等条件,促进企业投资规划,有利产业聚落形成,打造完整供应链。

新冠疫情期间爆发的芯片荒曝露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脆弱,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大陆等多方均正部署减少对台湾和韩国依赖。例如美国前总统拜登(Joe Biden)便曾建议斥资500亿美元支持本土半导体生产。(Reuters)

郑丽君强调,扩大对美投资并不是台湾供应链的移转,而是台湾供应链的延伸与扩展;台湾也希望协助扩大企业在美布局,来达成台美高科技在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供应链合作。

“我们希望以这样的主张,在后续的台美谈判当中,来获取双方的共识”。她表示,要争取的包括对等关税再调降、不叠加原税率,并获得232关税的优惠待遇。

她也在问答环节透露,这套模式已获得美方正面回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9月5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对进口关税范围进行调整,并落实与外国贸易伙伴的贸易与安全框架协定。(Reuters)

针对台美供应链合作产业业别,台湾行政院方面则补充称,包括半导体、半导体供应链,以及AI伺服器在内的电子制造服务(EMS)等高科技产业。

台湾中山大学亚太英语学程助理教授刘奇峰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开发高科技产业聚落并非一蹴可及,但特朗普政府面对明年期中选举压力,很可能会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成效。

他推断,从美国商务部8月下旬宣布重整拜登政府时期成立的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NSTC) 来看,不排除台美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展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作。

另一方面,有媒体在记者会上询问台积电是否参与关税谈判,郑丽君则说:“我可以非常清楚地告诉大家,没有。 ”

而对于此前卢特尼克向媒体抛出的台美芯片产能“五五分”说法,郑丽君则在会中重申,台湾从来没有如此承诺过,且这与过往讨论的供应链合作方案不同,未来更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她强调,这是美国国安目标,但台湾有自己的产业战略目标,希望根留台湾、布局全球,双方进行战略合作,才会建议以“台湾模式”作为跟美国谈判方案。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刊载。